体验式公益活动传播效果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b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8月,“冰桶挑战”游戏风靡一时,体验式公益活动进入了公众的视野。体验式公益活动以社交媒体为传播平台,通过设计游戏化的活动,让参与者体验受助对象的感受。作为一种新型的公益形式,其在传播过程中引发了各种讨论。体验式公益活动的出现有其政治、经济、文化及媒介因素。政府职能的转变激发了民间公益组织的活力,人们有了更多的自由选择;社会经济的发展,消费观念及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体验经济应运而生;社会文化权力结构的改变,民众在互动参与中进行自我赋权和自我价值实现;社交媒体为公益活动提供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渠道,公益信息扩散更加高效、便捷。体验式公益传播活动具有极强的“参与感”、“体验性”和“游戏性”等特征,其传播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初步动员阶段--媒体设置议题引发关注,病毒式扩散阶段--意见领袖主导并扩散议题,热度维持阶段--媒体联动传播再造话题和反馈与测评阶段。本研究以“反馈与测评阶段”为切入点,从受众认知、态度及行为三个层面考察体验式公益活动实际所产生的传播效果。调查发现,整体上人们并不十分了解体验式公益活动,大多都是通过大众传播从围观、了解到部分参与,情感态度倾向经历了从积极到消极再到中立这一演变趋势,受众对于体验式公益活动的情感态度取决于该活动的形式、公益主题及公益价值。研究发现,大部分公众对于体验式公益活动的信息本身有较高的敏感度,且会主动传播相关信息;但在具体参与体验式公益活动方面的积极性并不高。媒介接触、受众社会结构、社会认同、意见领袖、媒体报道倾向、人际关系等因素影响着公众是否具体参与体验式公益活动。纵观整个体验式公益传播活动,存在着活动规则与公众“粘连”不够、受助对象易被忽视和边缘化、活动缺乏持续性、娱乐化倾向严重等问题。因此,根据受众差异灵活调整活动规则、综合采取“事实”和“情感”策略、发挥不同媒介优势维持话题热度是我们思考的应对策略。本研究旨在提升体验式公益活动的传播效果、构建良好的公益环境、推动体验式公益活动的健康发展。同时,立足于整个传播环境,具体运用“议程设置”和“涵化”理论,采取实证方法来研究体验式公益活动,促进对传播学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深化,期望能为今后的公益传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副词是俄语词类中重要词类之一,其使用范围广,频率高。二十世纪以来,俄语方面的学术研究空前活跃,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相应产生变化,出现了众多俄语新副词、其应用也更加灵
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出发,将话语历史分析和社会认知模型融合为一个理论框架,分析2003年小布什对伊宣战演说的历史意义。为此,本文对美国历史上具有典型性的四篇宣战演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s)的外科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4年在长海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39例GISTs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分裂结构是一种与众不同的句式,通过句子成分的位置移动,使注意的焦点集中在有标记的图形上,分裂结构也因此成为有标记的句式结构,或变式结构。作为一种特殊的句法结构,英语
目的观察穴位中药敷贴法对产科术后病人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应用中药大黄粉神阙穴敷贴60例产科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利用中药穴位敷贴。对照组30例遵医嘱常规药
目前国内关于教师语言的研究很多,几十年来在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教师语言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学科及学生年龄不同,教师语言的特色也不同,因此笼统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