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石渠县牦牛源蜱种鉴定及其携带巴尔通体、无形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分子检测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w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蜱是一类寄生于脊椎动物体表的专性吸血性寄生虫,目前在全球已经发现800多种蜱,并且已经确定蜱至少能传播217种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给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迄今为止,有关石渠县蜱的种类及携带病原情况的资料一片空白,因此本研究旨在掌握石渠县蜱种类及携带病原的种类、感染情况和分子特征,为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蜱媒病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方法:采集石渠县8个地点牦牛体表寄生蜱,对采集到的蜱进行形态学鉴定以及线粒体16S rRNA和COI基因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再采用PCR检测技术,分别特异性扩增巴尔通体的gltA和rpoB基因、无形体的16S rRNA基因、立克次体的ompA和ompB基因片段、土拉菌和鼠疫耶尔森菌,并对阳性产物测序,再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最后统计分析病原的感染情况。结果:1)蜱种类:共采集1352只蜱,经鉴定为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其中青海血蜱394只,占29.13%;西藏革蜱958只,占70.87%,为优势种。2)病原检测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石渠县蜱传巴尔通体、无形体和斑点热群立克次体的阳性率分别为25.96%(351/1352)、15.60%(211/1352)和49.48%(669/1352),而鼠疫耶尔森菌和土拉菌均为阴性。巴尔通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阳性率分别为47.46%(187/394)、17.12%(164/958);无形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阳性率分别为14.21%(56/394)、16.18%(155/958);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阳性率分别为57.36%(226/394)、46.24%(443/958)。序列进化分析表明,综合巴尔通体gltA和rpoB基因,共获得2种巴尔通体(Bartonella melophagi、B.grahamii);4种无形体的16S rRNA基因序列(Anaplasma bovis、A.ovis、A.phagocytophilum、Ehrlichia Shiqu1);综合斑点热群立克次体ompA和ompB基因,获得2种斑点热群立克次体(Candidatus.Rickettsia longicornii、R.raoultii)。3)混合感染统计结果:石渠县蜱传巴尔通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巴尔通体与无形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与无形体和巴尔通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与无形体的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72%(145/1352)、2.96%(40/1352)、10.58%(143/1352)和1.78%(24/1352)。巴尔通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4.21%(56/394)、9.30%(89/958);巴尔通体与无形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81%(15/394)、2.61%(25/958);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与无形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9.64%(38/394)、10.97%(105/958);巴尔通体、斑点热群立克次体与无形体在青海血蜱和西藏革蜱的混合感染阳性率分别为3.05%(12/394)、1.25%(12/958)。结论:石渠县存在青海血蜱与西藏革蜱,其中西藏蜱为优势蜱种,分布于本调查中的7个乡(除真达乡),而青海血蜱仅分布于海拔相对较低的半农牧区的3个乡。首次在石渠县蜱体内检测到巴尔通体、无形体与斑点热群立克次体,并存在混合感染。
其他文献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种类、加工食品原料、养殖饲料和能源原料,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和工业发展对生物能源需求的增加,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它的品种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国家对玉米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河南省作为我国玉米主产省之一,玉米产业发展不仅对本省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而且也有利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和促进生物燃料等相关行业的发展。然而从实践来看,河南省玉米产业发展中仍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人民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在我国建设事业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和电子仪器设备已大量地运用于大型田径赛的裁判工作中,这也是现代大型田径赛的一个突出特点.以第九届全运会田径比赛裁判工作为例,对电子仪
农田排水沟渠作为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最初汇聚地、河道和湖泊营养盐的输出源,通过植物吸收、底泥吸附、微生物降解等方式对污染物进行净化,故农田排水沟渠一直是农业非点源污
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纵观国际国内发展局势,提出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这一思想自提出以来受到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