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拉伸加载下高纯铝损伤成核和长大特征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fengzhongyun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动载荷作用下,材料的拉伸破坏始于内部稀疏波相互作用产生的拉伸应力引起的微孔洞或裂纹,而微孔洞或裂纹的出现位置和数量与材料微结构密切相关,比如位错、晶界或杂质往往会成为材料破坏的起源。深入认识拉伸应力作用下材料微结构的动态演化机理和规律,探索和建立一个能够连接不同尺度且具有预测能力的材料失效理论模型,实现对材料从其行为的“观察”转变到对其性能的“控制”,不仅是提高材料研究和设计水平的必要前提,而且对提高国防装备及民用材料的强度和性能均具有重要意义。材料的微观结构对材料的早期动态损伤演化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晶界是材料微观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早期的一些研究认为,材料中的孔洞或裂纹容易在晶界上出现并沿着晶界扩展,晶界是相对薄弱的微结构,本文拟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以高纯铝(99.999%)轧制棒材作为实验材料,得到两种不同微结构的实验样品:多晶样品和双晶样品。在一级轻气炮上进行一维应变平面冲击加载实验。对多晶和双晶高纯铝“软回收”样品进行金相显微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以及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摄影分析,获得材料在动态加载下的损伤演化特征。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总结如下:1、在一级轻气炮上对高纯铝样品进行了一系列冲击加载实验,对部分“软回收”样品进行了金相显微分析、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以及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摄影分析,表征了高纯铝样品中损伤动态成核和长大的特征,并给出可能的机理解释。结果表明,绝大部分损伤成核在“弱取向”晶粒的晶界附近,并朝着晶界方向生长,周围伴有碎裂的小晶粒,这主要是由“弱取向”晶粒中滑移系在晶界处堆积并相互作用造成的。另外,高纯铝晶体中滑移面构成的八面体滑移系使得初始损伤呈八面体形状,EBSD观察到的二维结果与同步辐射X射线断层摄影得到的损伤三维结构是一致的。2、通过二维金相分析方法和三维X射线断层摄影方法分别分析了在不同冲击加载强度下高纯铝样品的损伤分布。沿厚度方向的损伤分布可以利用高斯函数进行很好的描述。从二维方法中得出的结果与从三维方法得出的结果基本吻合,误差仅为10%-25%。三维X射线断层摄影分析表明,孔洞的大小分布遵循tssnn-=0(t±=2.05.1)的指数规律,比渝渗模型中预测指数更小。
其他文献
化学灌浆以化学手段和工程技术相结合进行基础和混凝土缺陷处理,达到增加地层强度、降低地层渗透性、防止地层变形和进行混凝土建筑物裂缝修补的目的。目前在大坝、堤防、水库
改建八里湾闸解决了东平湖老湖洪水南排问题,减少了二级湖堤破口的机遇。本文结合八里湾闸工程的特点.对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和重要技术措施进行分析探讨,为类似工程设计与施
研究目的:通过对财神庙隧道瓦斯的出现过程、赋存条件、浓度变化规律、现场采取的有效临时措施以及隧道结构设计的分析,总结瓦斯隧道施工中通常应采取的措施。研究结论:财神庙隧
研究目的:我国西南、西北、中南及东南等地区广泛分布红层泥岩,开展红层泥岩填筑高速铁路路基技术的研究,提出系统的红层泥岩填料使用方法与工程技术,对我国铁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建筑桩基规范》JGJ94-94和《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50007-2002中,对桩基承台设计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法,本文结合具体算例阐明其设计要点以及对难点方面进行简化计算,有助
为有效改变黄河下游防洪不利局面,1997~2004年间国家在黄河河口段三次实施挖河固堤工程。本文介绍三次挖河固堤施工模式特点、适用条件,分析船挖施工效率影响因素,展望船挖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整体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直接决定着社会政策价值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政策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以社会主
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在人民币预期升值驱动下,国际游资大规模流入中国,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实施效果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结合AUtO—Regressive模型、PLS回归和GM(1,1)
叙述了在铝粉外包覆红外透明粘合剂设计低红外发射率材料的实验过程 ,讨论了填料、粘合剂、涂层厚度等影响发射率的几个关键因素 ,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所研制的样品发射率最低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