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产业是关系中国经济安全的支柱产业。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市场开放程度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参与程度的加深,中国汽车市场将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一部分;汽车产业将直接面对国际竞争。然而,中国的汽车产业同美、日、韩等汽车强国相比,差距仍很大。中国汽车产业存在产业政策与WTO不适应、经济规模和生产集中度低、劳动生产率水平和专业化程度不高、营销方式和营销体系不健全、研究开发能力弱、需求结构不够合理、制约消费的因素较多等不利因素。因此,中国的汽车产业只能划入幼稚产业的行列。而WTO后中国对汽车产业的保护期只有五、六年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如何使中国汽车产业强大起来,足以抵御世界汽车跨国大公司的冲击,这是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最大课题。 汽车工业有一种强者愈强的趋势,只有具备必要客观条件,善于利用有利机遇,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的国家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党的十四大、八届人大做出振兴机械、汽车产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重大决策,确立了汽车工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汽车工业“十五”规划》中也提出:面对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我国汽车工业要坚持走开放竞争与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道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优强企业加快发展、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力争到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对于中国而言,在保护期内进行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实施产业组织合理化、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构建及优化服务环节等,均显得重要而迫切。 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了选题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二章、第三章对日韩两国汽车产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国际化战略、技术引进与创新、汽车产业组织形式和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异同进行了比较研究,第四章着重分析了中国的汽车产业现状与成因;第五章在前几章的基础上,根据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新特点,对中国对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①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调整,②加快汽车产业兼并重组,实施产业组织合理化,③构建中国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④中国汽车企业应确立适合国情的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