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蔓越橘的两个栽培品种Stankawich(斯坦科维奇)、WSU108为试验材料,进行盆栽试验。在园土中加入不同比例的草炭、沙土,并用硫磺粉对蔓越橘栽培基质进行pH值的调节,对蔓越橘生长的土壤条件进行改良。通过不同处理对土壤pH值的变化,植株的生长量,植株的鲜重、干重和含水量,矿质营养等方面的对比试验,研究不同的土壤改良对蔓越橘生长及矿质营养的影响,初步确立了适宜蔓越橘生产和栽培的土壤改良方法,为进一步扩大蔓越橘的栽培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也为蔓越橘的经济栽培提供借鉴,为广泛开展蔓越橘的区域化栽培和产业化奠定基础。试验结果表明:1.通过添加不同的基质可以显著改变土壤的理化性状,加入有机物料能够明显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可促进蔓越橘的生长,本试验认为草炭:园土=3:1、草炭:园土=4:1、沙土:草炭:园土=1:1:1、沙土:草炭:园土=5:5:1是进行蔓越橘栽培和产业化生产较适宜的土壤改良方式。2.在加入沙土的处理中,蔓越橘的根鲜重、干重明显好于对照,则说明加入沙土土壤的通透性增加,有利于蔓越橘根吸收土壤中的有效成分,这与蔓越橘是浅根系作物,适应疏松的土壤相关。3.蔓越橘植株中的矿质元素N, Mg、P, K, Ca, Mn, Cu、Zn的含量均是地上部分大于地下部分,并且元素Ca、Mn、Cu的地上部分含量远高于地下部分,而Fe的含量则地上、下部分相差较少。4.本研究在较适合栽培蔓越橘的几个栽培基质中栽植的蔓越橘功能叶中主要元素的含量:N为1.27%-1.61%,P为0.059%-0.077%,K为0.192-0.372%。5.本研究认为蔓越橘植株中各元素的含量在新生叶片和越冬叶片中含量相差较小,在做蔓越橘的叶分析时,可采用新生叶片和越冬叶片混合的方式,以降低采样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