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的微生物电化学转化过程及机理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c1990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素是废水尤其是低C/N废水处理的难点,也是影响水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尽管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不断涌现,传统生物脱氮工艺仍是废水脱氮处理中分布最广、最为成熟的脱氮技术。然而在传统生物脱氮中,硝化过程产生大量质子需要通过加碱中和,反硝化过程又需要加酸和有机碳来维持氮素的高效去除,既增加运行成本也可能引起二次污染。针对传统生物脱氮高投入低产出的问题,引入生物电化学系统(Bioelectrochemical systems,BESs),通过自供质子的方式维持脱氮过程的酸碱平衡,为BESs技术处理低C/N 比废水提供良好的应用前景。目前,BESs处理低C/N 比废水,尤其是氨氮废水,将有机物与氮去除分开,导致阳极COD降解不彻底,阴极自养反硝化速率慢,同时产电性能受阴极脱氮性能的影响,难以满足其在实际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本研究制备微生物与Pt共同负载的复合阴极实现阴极氨自养硝化和氧还原反应过程,维持电压稳定输出;阴极硝化产物硝态氮透过分隔膜迁移至阳极后,经脱氮菌的反硝化作用同步降解有机物和氮素。在此过程中,由于阳极维持反硝化的高碳氮比,促进COD降解且脱氮副产物少。构建阴极硝化阳极反硝化的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脱氮反应器,可维持体系酸碱平衡,实现同步高效脱氮和能量回收。研究结果如下:首先,研究硝态氮在MFC 阳极的降解及动力学过程。阳极脱氮加强有机物代谢,促进阳极呼吸,提高电压输出和功率密度。随着硝态氮的加入,阳极微生物脱氮菌比例增加,产电菌比例下降。在脱氮MFC中,用于阳极脱氮所需的COD(以乙酸钠计)为3.7±0.3 g COD/g NO3--N,表明在该体系中脱氮所需的有机物较传统异养脱氮少。阳极微生物群落组成受电极材料、电子供体和反应器构型等影响。硝态氮在阳极的降解过程符合动力学米氏方程,最大脱氮速率达323.5 mg/L/h。调节外电阻大小和硝态氮浓度可改变电压输出和脱氮速率,体现了阳极微生物中产电和脱氮过程的竞争-合作关系。其次,原位制备微生物与铂碳共同负载的复合阴极,实现阴极表面生物硝化与电化学氧还原的双功能反应,维持阴极的质子供求平衡。自养微生物由于世代时间长,生物量稳定,可长期维持阴极高效氨转化和氧还原反应。构建阳极-阴极-阳极结构的三室脱氮MFC用于含氮废水处理,实现同步高效碳氮去除与能量回收。最后,成功筛选一株具有同步脱氮和产电活性,革兰氏阳性、兼性厌氧的微生物纯培养物EB-1,结合细胞形态特征及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株属于分支杆菌属(Mycobacterium sp.)。EB-1接种至MFC可获得最大功率密度为0.84 W/m2,结合SEM和CV测定,推测该菌株可能通过纳米导线或直接接触传递胞外电子。EB-1具有良好的底物耐受能力和底物广谱性,为MFC脱氮技术处理含氮废水提供优势菌源和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首先比较了现有的几种主要的自适应速率协议的特点,并详细阐述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多速率协议AMARF的原理。其次,基于linux操作系统,通过修改设备驱动程序,在商业无线网卡上实现
反渗透技术是解决目前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严重降低出水水质,缩短膜的使用寿命。而在目前膜污染防治领域中多针对碳酸水垢的去除,对于更难
宝力格油田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开发,油田稳产的难度较大,同时暴露出含水上升快、提液难度大、层间矛盾突出等问题。因此针对宝力格油田巴19断块的地质及开发特征,开展精细
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领域,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建立的一种共赢式的伙伴关系,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对推动政府职
运输航空器的安全顺利运转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机务维修工作为保障,民用飞机的安全性与参与民用航空器维修的机务人员的素质息息相关,因此提升航空公司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是保
祖孙共读指祖辈与孙辈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围绕多元化的早期阅读读物展开有效交流与分享的阅读活动。祖孙共读活动的开展有助于祖辈家长深入了解儿童的兴趣,理解儿童各年龄阶
第一部分 内源性胆固醇在B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目的:研究内源性胆固醇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明确Hedgehog
对城市有轨电车供电系统的方案选择、工程设计的主要计算、供电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和参数确定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以苏州市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为例,建立了供电系统整体模型,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以及血清胆红素是否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保护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