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成本是用于行政活动的成本,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一定时期内向社会或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生产公共物品活动中所必须的行政投入或耗费的资源。在现今的行政学领域,行政成本研究是薄弱环节,政府行政管理中的行政成本过高或不计行政成本盲目决策、实施等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精细化管理则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是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深刻理解行政成本和精细化管理的内涵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并把精细化理论带入行政成本管理中是我们解决政府行政管理中行政成本问题的理论基础。民族地区的建设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政成本的管理对于民族地区人民乃至全国人民都有广泛的意义,因为民族地区的行政成本管理受到自然禀赋、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平及制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体现出不同于一般地区的行政管理特征。基于这种目的,本文对我国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行政成本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第一部分从理论上阐述了行政成本和精细化的内涵,并从行政管理发展的角度,说明了精细化是控制行政成本的必由之路;本文第二部分通过对民族地区的背景、经济理性的制约和行政成本控制难度的阐述,详细分析了民族地区行政成本管理的特殊性;第三部分以湖南湘西州吉首市为个案,通过纵向与横向的比较,反映出吉首市行政成本相对偏高的具体表现;第四部分对吉首市行政成本相对偏高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从吉首市个案研究看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行政成本精细化管理的途径,重点提出了民族地区县级政府行政成本精细化管理的四大方法:1.规范政府工作,使政府行政精干高效;2.实现权力分享制度,准确配置行政成本;3.建立政府经济意识,细化财政收支;4.完善制度监督体制,严格控制行政行为。并从制度层面提出相应的精细化管理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