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金融创新成为了时代的代名词,其中最强有力的代表就是衍生金融工具的推陈出新。衍生金融工具的创新和发展,并不是偶然,这和衍生金融工具本身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密切相关。利用衍生金融工具企业既可以筹措使用资金,也可以降低经营风险,甚至衍生金融工具也为企业提供了投机交易的机会。正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这些特性,使一些企业甚至将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作为了企业的头等业务,而忽略了企业的正常业务。然而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衍生金融工具在给企业获取收益的同时,也很容易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从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因使用衍生金融工具亏损14亿美元而宣告破产的惨剧,到2002年美国安然公司,滥用衍生金融工具而最终破产的情节,再到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债危机,这些皆与企业使用衍生金融工具有莫大的联系。一系列由衍生金融工具引发的企业破产事件,使人们开始对衍生金融工具谈虎色变,也促使衍生金融工具的使用者更加关注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但是,衍生金融工具不是一般的金融产品,其构成的特殊性,使传统会计理论对其束手无策,监管机制也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所以,现如今摆在人们眼前的一座大山,就是如何通过制定合理的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从而构建完善的衍生金融工具监督体系,达到降低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目的。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有很多方面组成,例如:利率风险、模型风险等。其中,衍生金融工具的模型风险是相对其他风险来说,引起损失概率较大的风险。对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的流程进行再造,有利于控制衍生金融工具的模型风险,起到降低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的作用。本文采用了规范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思路如下:首先,对衍生金融工具及其模型的相关理论进行论述,归纳出对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结果有影响的风险点;其次,通过对国内外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流程的评述,了解国内外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流程的优缺点;之后,结合模型审计的风险,对衍生金融工具模型的审计流程进行优化再造;最后,通过一个案例来使用和分析优化后的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流程;本文的结尾处,为了使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流程能够在我国正常实施提出相应的保证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可以改善我国衍生金融工具模型审计的现状,从而推动衍生金融工具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合理使用,以促进我国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