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明成果——成语。成语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凝聚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是汉语信息传递的便捷载体,也是人们情感表述的重要媒介。成语的主要形式是“四字格”,即多由四个语素构成,还有个别的五字成语、六字成语,结构上非常的凝练简洁,内容上意义丰富,常作为书面语来使用。大部分成语是从古代继承下来的,凝结了先人的智慧经验,浓缩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给人们以教诲和启示,是高中生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智慧的重要媒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更全面的培养目标,在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的方式下,增强学生的语文审美和探究能力。同时要求学生能够将语文学习延展到生活中,在生活实践中也可以广泛学语文、用语文,在认识并掌握汉语语言文字规律的基础上,准确使用语言文字。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可开发的语文课程资源,高中生通过探究成语的来源、辨析成语的意义、明确成语的应用这样一个由浅入深地学习过程,可以充分认识到汉语从古至今的继承性,以及汉语中汉文化的精髓。更加直观的收获便是学生在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达方面水平的显著提高。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高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从成语中开发可以利用的语文教学资源,使学生从成语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生丰富言语素材的同时,深刻体会古汉语和现代汉语的一脉相承,从而使其语文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当前高中语文一线教师对成语教学的重视程度还不高,同时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也缺乏系统的成语知识建构体系。对于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中与成语相关的知识内容,教师往往是作为高考考点的复习课进行教授,高中生对成语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功利性,没有充分感受到其作为语言的精华的独特魅力。笔者通过对当前高中语文课堂的成语教学现状调查,结合前人对这个方面做出的研究成果,对当前高中语文的成语教学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针对目前高中语文的成语教学,本人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在绪论这一章中,笔者简要阐明选择这个研究题目的缘由及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并且对其他学者在这方面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做了文献综述;第一章笔者主要围绕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展开,提出成语教学是新课改背景下不能忽视的部分,同时联系高考,从应试的角度进一步阐明成语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第二章笔者主要依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总结目前高中生学习及使用成语中会出现的问题。基于前两章的内容,我们认识到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成语也是考核高中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中之重。而大部分高中生还是没有很好地掌握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因此,笔者根据文献资料的研究与在高中实习、代课的经历,对于如何更好地利用成语中的语文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第三章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分别是从以下方面:挖掘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的成语教学资源;从古汉语语法知识和古代文化常识两个方面,使文言文教学达到“文”与“言”的统一;将作文教学与成语教学同步进行,使学生在思维能力与语言运用水平上都有所提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与成语教学相结合,到达“品读”与“审美”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