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结构变迁对居民收入分配有着重要的影响,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讲,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存在城市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本文重点研究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湖北1981—2013年产业结构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的原因和结果。首先,本文介绍了产业结构变迁和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试图从理论上揭示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内在机理,分析了产业结构影响要素边际报酬、就业结构、城镇化三个方面间接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接着分析了湖北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计算了湖北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得出第一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数,即第一产业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第二、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为正数,还具备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为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引导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接着,通过泰尔指数构建了非农产业产值占比的变动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数理模型,分析得出非农产业产值比重的提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先扩大,然后缩小。然后,选取了非农产业占比、经济服务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三个变量构建VAR模型,通过协整检验得出其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接着应用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非农产业比重和经济服务化水平都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Granger原因,分别给其一个标准差的信息冲击,对城乡收入差距都保持正的影响,但作用的程度不同,其中非农产业比重的脉冲响应效应在后期有转变为负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和数理理论模型得出的结果吻合,使得研究结果存在佐证的关系。但第三产业在非农产业产值中占比的提高并不一定能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但城市居民从中获益更大。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湖北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对缩小湖北城乡居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湖北地区实际情况,给出相应政策建议,提出要从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城镇化质量和优化非农产业结构三条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