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日两国佛教交流历史源远流长。12—13世纪,日本进入镰仓时代,由于政局相对稳定,日本与中国文化交流开始繁盛起来。不少日本僧侣进入南宋境内求法,从而推动了日本佛教的发展。律宗是研习佛教戒律、严肃佛教戒规的宗派。律宗的“律”,指的是佛教戒律,戒律是佛陀用来约束佛教徒及规范僧团生活的纪律,是佛教徒必须遵守的生活准则。“末法时代”佛教学习者,“以戒为师”,戒律是佛教的基础,律宗是以戒律为主修的宗派,是佛教派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律宗自唐代鉴真传入后,至平安时代发展渐次衰落,但在日本僧侣入南宋求法的潮流中,日本律僧也积极到中国访学。日本入南宋的律僧有名可查的僧人有十五位,入宋时间多集中在宁宗朝及以后。这一时期宋日律宗僧人间的交流,尤其是日本入宋的律僧,他们宣扬僧人要守持戒律并推动了日本戒律及律宗复兴的脚步,振兴日本律宗。日本律僧入南宋求法访学的行为对日本律宗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他们到南宋后拜访名山古刹,求学参律,既注重自身对戒律的守持又不断学习精进自身修行,学成归国后,他们积极创建律苑、宣扬律宗典籍、广纳信众,不仅使日本的律宗出现了复兴也对复兴日本佛教戒律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