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像石是石窟、门楣、祠堂、墓室、棺椁等的石刻装饰画,是我国古代为丧葬礼俗服务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汉画像艺术产生和发展是一种社会文化艺术现象,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阶段性产物。是由汉代大美的艺术风格和儒家文化中厚葬习俗所创造的社会机会。从西汉中期到东汉末,社会上以厚葬为德之标准现象越来越严重,墓室的建造也越来越精良,画像艺术也因此得到发展。由于汉画像石是绘画与雕刻结合的具有装饰作用的绘画形式,故兼有二者的特征,在古代艺术中独具特色。汉代画像石题材丰富、构图饱满、造型生动、层次分明、雕刻精湛、纹饰精美、豪放古拙等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具有不可为后世任何的艺术形式所替代的独特性。它表现出来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豪迈奔放的艺术风格,将焕发出永久的艺术光彩。
汉画像石原石有雕刻艺术之美,形象单纯洗练,雕刻手法多样,无论是从构图、造型、雕刻手法还是装饰特色等方面将成为当今美术考古与学术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本文主要以考古史料为证,以造型艺术的语言从画像艺术形式结构为切入点对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画面构成形式简单加以论述。从画像石所表现的内容开始,论述画像艺术内容中表现天堂、人间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历史事件、现实生活等内容,着重分析了画像石在表现内容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如线刻、浮雕减地刻等。并且在人物、动物、植物、建筑、工具等器皿的造型形式、组织排列、线面结合、简繁对比、面积对比、动势对比、大小对比、黑白对比等造型形式语言的运用所产生视觉作用方面进行了较详尽的分析、解构与论述。并且就画面所产生的视觉张力的美感因素和形成视觉张力的几个因素也做了论述,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上开始拓宽有金石方式研究向汉画像的形式语言研究的一个转变。因为画像石毕竟是有形式有内容有装饰作用的绘画形式。这篇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理论意义就在于试图拓展汉画像艺术的研究领域,由金石与历史价值的研究转变为由造型艺术的语言、形式结构的研究为切入点,运用历史金石学的研究成果解剖汉画像艺术的艺术价值和在当下艺术评价的地位,把汉画像艺术中具有汉代大美风格的艺术精神运用到表现当代社会文化的绘画创作和多种艺术形式中去,应当有其较大的发展空间和积极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