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人报生存难,发展更难。这是近年来全国工人报共同的话题,也是共性的问题。我国的工人报大多起步较早,从早期工人运动的激情岁月中诞生,作为指导工人运动的刊物,一些老牌的工人报确实曾经有过无限的风光和辉煌的历史。从整体来看,工人报由于长期背靠工会,凭借巨大的资源优势,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又由于对工会的过度依赖,束缚住了手脚,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表现得迟缓和落后,不仅发行量难以与主流纸媒相比,社会影响力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近几年来,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更是将工人报推到了“生死边缘”。“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工人报的“出生证”上已经勾勒得横平竖直;然而,“要到哪里去”,正以前所未有的挑战考验着工人报的“生死存亡”。作为大众传媒,我国工人报能够获得近百年的长足发展,并不只是因为它是建立在理论基础和市场发展规律上的,更重要的是其与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各方面的发展紧密相结合的。本文运用媒介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将视角统领于整个媒介生态环境,既解读工人报发展所依存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构成的外部环境,又将工人报的定位、竞争策略等放在媒体内环境的视角来进行关注,从而在媒介内外环境的双重视角中审视工人报存在的价值、发展策略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文献综述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正文部分共四章,以概述、分析、存在问题和对策的内在逻辑架构全文。第一章回顾了我国工人报的发展历程,将工人报的整体轮廓描述出来。追本溯源才能使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第二章对我国工人报的媒介生态特征进行分析,通过对全国25家工人报进行抽取样本,归纳总结出我国工人报的组织生态、内容生态和技术生态的一般特点,从而勾勒出我国工人报的基本特征,同时对我国工人报的媒介生态危机进行分析,寻找出目前工人报发展中面临的困窘。第三章对我国工人报的媒介生态环境进行分析,通过政治环境(工人报服务的“三工”发生改变)、经济环境(劳动争议和劳动纠纷时有发生)、社会环境(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技术环境(新媒体的冲击)四个方面勾画出工人报生存发展的空间。第四章则是运用媒介生态学的理论,探讨我国工人报的发展策略,主要从工人报的外生态优化策略、内生态发展策略、生态互动策略三个方面来探讨我国工人报的未来之路。文章最后为结语部分,概括总结全文,并强调结论:媒介的融合发展将成为未来传媒时代的最大特征,然而由于制度制约、资金缺乏、技术瓶颈和人才匮乏等多种因素掣肘,我国工人报的转型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让工人报实现一步到位,实现全媒体和市场化,确实是“强人所难”了。就目前来说,工人报在坚守“三工”阵地的同时,借鉴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才能走出“生死”困局,实现更加长远和持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