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鸭甲肝病毒和鸭坦布苏病毒液相芯片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ybt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鸭病毒性肝炎(Duck virus hepatitis,DVH)是危害雏鸭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周龄以内雏鸭,已在国内广泛流行,严重威胁养鸭业的健康发展。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 tembusu disease)是一种传播迅速的急性传染病,可使肉鸭表现神经症状、产蛋鸭产蛋量下降等。自2010年在我国爆发以来,影响范围广,已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目前,鸭甲肝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和鸭坦布苏病毒(D uck tembusu virus,DTMUV)的抗体检测主要依赖中和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批量检测样品时费时费力,因此临床急需一种高效、快速的检测方法对多种病原抗体同时进行检测。VP1基因和E基因分别是鸭甲肝病毒和鸭坦布苏病毒的主要抗原基因。本试验将1型鸭甲肝病毒的VP1基因和鸭坦布苏病毒的E基因分别在BL21(DE3)大肠杆菌中表达,用纯化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1型鸭甲肝病毒与鸭坦布苏病毒的液相芯片抗体检测方法,为DHA-1和DTMU的快速血清学诊断奠定基础。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1.鸭甲肝病毒的分离鉴定及VP1基因序列列分析分析收集2016年山东、河南等地区发病鸭场中疑似鸭甲肝病鸭的肝脏组织,共8份,经研磨冻融离心处理后接种鸭胚,中和试验进一步确诊。结果有2株分离毒能被1型鸭甲肝病毒阳性血清中和,有6株分离毒能被3型鸭甲肝病毒阳性血清中和,初步确诊分离毒株中有2株为1型鸭甲肝病毒(DHAV-1),6株为3型鸭甲肝病毒(DHAV-3)。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1型鸭甲肝病毒和3型鸭甲肝病毒分别进行RT-PCR扩增,将纯化的1型VP1基因和3型VP1基因分别克隆至pMD18-T载体中,构建pMD18-T-1VP1和pMD18-T-3VP1基因克隆重组质粒并测序,利用MegAlign软件对VP1蛋白的氨基酸同源关系进行比对,结果显示:2016年分离的1型鸭甲肝病毒毒株1-JS DH/16株和1-HZYC/16株与经典毒株1-R85952/55的同源性分别是93.8%和93.4%,与其他分离毒株的同源性为最低92%~最高94.5%;3型鸭甲肝病毒毒株3-GD/16株、3-HNSQ/16株、3-SDGT/16株、3-SDXD/16、3-SC1/16株和3-SC2/16株与经典毒株AP04114/03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2.1%、92.5%、92.4%、93.5、92.4和92.4%,与其他分离株的同源性为最低90.1%~最高99.7%;利用MEGA 4.0生物学软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绘制进化树,可见:2016年分离毒株1-JSDH/16株和1-HZYC/16株处于同一个分支,与近几年的流行株1-CS/14株的亲缘关系最近,与经典毒株1-R85952/55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3-GD/16株与3-SC1/16株、3-SC2/16株三者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个小分支上,3-SDGT/16株与3-HNSQ/16株的亲缘关系近,处于同一分支上,3-SDXD/16株单独处于一个分支,上述分离株与经典毒株3-AP04023/04株的亲缘关系较远。2.pCold-1VP1和pET-28a-E的原核表达将纯化的1VP1基因克隆至pCold-III原核表达载体中,筛选获得含1VP1基因正向插入的、有正确读码框的重组质粒p Cold-1VP1。用Nde I/Hind III进行双酶切鉴定,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出两条条带,分别在4,377bp和714bp左右,与预期大小相符。提取鸭坦布苏病毒(DTMUV)的RNA,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得到1,503bp的E基因,将纯化后的E基因克隆至pMD18-T载体中,构建pMD18-T-E重组质粒并保存,然后将其插入pET-28a(+)原核表达载体,筛选阳性重组质粒p ET-28a-E。用EcoR I/Xho I进行双酶切鉴定,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出两条条带,分别在5,285bp和1,503bp左右,与预期大小相符。对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 Cold-1VP1和pET-28a-E菌液,进行IPTG诱导表达,对表达的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一抗分别为1型鸭甲肝病毒阳性血清和鸭坦布苏病毒阳性血清)。结果发现,DHAV-1VP1和DTMUV-E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可稳定、高效地表达。将表达的重组蛋白纯化后均得到单一的蛋白条带,分别为26.5kDa和54.8k Da,Western blot检测表明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3.DHAV-1和DTMUV液相芯片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根据液相蛋白芯片技术原理,以表达的重组蛋白为抗原,分别与不同编号的微球偶联,获得偶联复合体作为捕获载体,建立了分别检测鸭血清中DHAV-1、DTMUV抗体的单一液相芯片检测方法,以及可以同时检测两种抗体的双重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特异性、灵敏性和可重复性良好,为DHAV-1和DTMUV抗体监测提供了高通量、重复性好、特异性高的抗体检测体系,有利于鸭甲肝病毒病和鸭坦布苏病毒病的快速检测,给生产生活带来改善,降低经济损失。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中生在智力和情感的发展上存在差异,在理解和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上也各不相同,在数学教学中采用“齐步走”的统一教学模式,不符合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分层次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能在现有的数学基础上掌握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符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当今语文教学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之一。因此,在写作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提供写作策略指导,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在日常教学中作了策略探索。  一、突破课堂时空距离,走进学生的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作文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所以,在学习、生活中,
摘 要: 探究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素养的重要构成要素,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高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探究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或不足,需要有的放矢地解决。作者根据新课改要求,就高中生数学探究能力的现实情况及解决的策略等内容,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析和论述。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探究能力 存在问题 解决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动手实
摘 要: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组织课堂教育教学,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努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其中重要的思维品质。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丰富情感体验,而且要通过对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创设有效的思维情境,设置悬念,使生对课堂提问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以此启发他们大胆猜想,积极思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多元化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恰当运用多元化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意识、应用及理解能力。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多元化教学法 应用  在初中教学中,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因此,数学老师必须优化和改进课堂教学,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该整体内部要相互关联,逐渐递进,同时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采取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叶圣陶把教育归结为养成习惯,可见习惯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初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要想全面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共同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注意听讲、运算准确、善于分析、课堂记忆、创造性学习、合作学习、
No-wait flowshop scheduling problems with the objective to minimize the total flow time is an important se-quencing problem in the field of developing produc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