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承包经营权源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是在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设立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农户所有,土地所有权与承包经营权分置的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确提高了劳动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但时至今日其效力早已释放殆尽,无法支撑当今的农业规模生产,国家鼓励土地通过流转的方式由分散变集中,在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基础上,中央提出了“三权分置”改革,政策层面将该产权结构解释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但至今“三权分置”的含义和实现模式理论界仍有不少争议。“三权分置”要真正地实现由政策转向法律转换,必须有与之相适的农地登记制度做支撑,但目前国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还不够成熟存在诸多缺陷,如登记机关不统一、内容范围不全、登记模式不当等等。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权利主体不明确、权利归属不清晰、土地流转混乱等现实问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势在必行。从登记制度本身的属性出发,也是国家加强土地管理,保障农地上的各项权利乃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采取规范分析法、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较为常规的方法对命题内容展开多维度的论证,借鉴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对我国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缺陷及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三权分置”改革的大背景,力求在有限的范围内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的合理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方案。本文由引论、结语和正文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基本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困境、“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出路及结论。上述四部分的具体内容与内在逻辑如下:第一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基本问题,包含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其登记制度的历史变迁、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性质问题、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的必要性、“三权分置”产权结构概述四部分,旨在梳理清楚土地承包经营权及其登记的前世今生,以及“三权分置”产权结构的概念,并阐明农地三权分置改革是设计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风向标,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必须与农地分权分置改革相辅相成。第二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困境,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当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所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机关不统一、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范围不全面、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模式不当三个板块。第三部分“三权分置”背景下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的出路,针对上一章节归纳的弊端,在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分别是: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和流转均应采取登记生效主义模式、将经营权物权化并予以登记、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并入不动产登记。第四部分得出结论,并总结了文章的不足,同时表达了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改革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