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娘小说创作论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dho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至三四十年代,带有社会革命色彩和民族解放斗争气息的文学创作,成为相当一部分女作家的聚焦。与此同时,在这一主潮外,还有一些女作家执着于表现内心体验,讲述凡人琐事,尤其关注女性命运,从而表现出很强的女性意识。梅娘就是其中一位。这位曾于张爱玲并称为“南玲北梅”的女作家,在经历了人间的百般磨难之后,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才逐渐引起研究者的注意。与张爱玲的大红大紫相比,梅娘显得颇受冷落。笔者在本文中将从以下方面对梅娘的小说创作加以阐述,以期对梅娘及其小说创作的研究尽一点微薄之力。本文由四章组成: 第一章梅娘小说创作的发展历程主要记述了梅娘传奇的人牛经历和在不同阶段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第二章女性视角的把握指出梅娘的创作更多地是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爱护、对男性世界的揶揄和否定以及对女性自身弱点的探讨,体现了显著的女性文学特色。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聚焦女性将丰人公设立为女性,以女性的视觉来展现女性命运;二、推出幕后的男性将主人公设立为男性,以女性的视觉来讽刺否定男性,借以凸显与女性对抗的黑暗社会;三、俯视自身对女性自身的弱点加以审视,如懦弱、依附心理及男权意识的制约第三章悲天悯人的底蕴点明梅娘创作的一条基线。沿着这条基线,梅娘创作出了让心灵震颤的作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处于弱势的女性;二、孩子;三、社会底层的贫民和卑微的小人物。 第三章民族意识的潜行指出梅娘在深陷沦陷区这一艰难的言说环境下,虽然远离政治,但隐忍在作品中的民族情绪。 第四章梅娘小说创作的历史经验有二点:一、对自身体验的运用;二、坚守人道主义立场;三、自由丰义的写作梅娘以女性的天性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对不公平社会的激愤之情融解于女性恋爱婚姻的创作题材中,在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弱势的同时,也正视了女性自身的弱点;在描摹女性内心苦闷的同时,也关注了社会和普通人;在自由写作的同时,处处流淌着深厚的民族情感。
其他文献
春季是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的高发季节,而抑郁症患者春季不宜温补。观看抑郁症患者的舌脉,多数是典型的肝胆湿热或痰热,患者在精神抑郁的同时,常伴随着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因此,这类病人在饮食上不应食用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牛羊肉、鸡肉、辣椒、花椒、白酒、鱼、虾等,否则会导致症状加重。  可多食用绿色蔬菜,特別是青皮萝卜,可疏达肝气、清解肝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抑郁、烦躁等症状。
期刊
本文主要根据王朔的小说《看上去很美》,从语音修辞、词汇修辞、句子修辞到修辞格等方面研究他的小说语言修辞现象。从语音修辞来看,王朔小说继承了中国文化之精髓,大量运用语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一家人正有说有笑,突然某个家庭成员满脸不愉快,怒气冲冲地回家,整个家庭立即陷入烦闷之中,说笑声戛然而止……  这是一幕常见的家庭情绪互感现象。人生活在社会、家庭中,任何人都离不开群体,尤其是家庭,且绝大多数时间是一家人一起度过,因此,每个成员的情绪变化,无疑会影响其他成员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同时也要受家庭整体情绪的影响。在快乐的家庭中生活的个体,性格是健全的,心
期刊
“我跟他没法好好说话。”只要一提起家庭生活,结婚五年的茵茵(化名)就有一肚子的苦水要倒。作为一名职场女性,茵茵在单位忙个不停,回到家里还要照顾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本以为老公可以为自己分担一些家务活,可是他要么工作到很晚才回家,要么一回家就躺在沙发上玩手机。茵茵也曾试着和老公交流她的感受,可是虽然一开始他也尝试做出了些改变,但日子一久就又回到了从前。再后来,两人一说话就吵架。茵茵闪过离婚的念头,但“离
期刊
孩子在成长之路上,会遭遇种种“成长的烦恼”,我们家长也在不断接受挑战。助力孩子击退成长中的种种“怪兽”,家长不仅需要勇气,也很需要智慧。  父母很爱孩子,但是却经常感觉孩子们烦自己。父母说的话孩子听不进去,如何和孩子沟通,家长们有着极大的困惑。  在从事多年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刘文教授看来,良好的沟通要处于一个放松、快乐的状态,平时要多回顾自己和孩子的谈话方式,哪些方式孩子会比较容易接受。
期刊
研究了 2 Cr12 Ni Mo WV钢淬火后 ,经 35 0~ 710℃不同温度回火 ,其显微组织、相结构和室温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 40 0~ 5 0 0℃回火 ,出现回火脆性 ,这主要与马氏体中
80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到电影剧本的改编进入了第三个高潮,随着社会全方面的改革变化,日益兴盛的影视文化让小说创作面临了新的挑战,小说作家的思想和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