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学习文化研究——来自成人生活世界的考察与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unjun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始终是一座不同凡响又与众不同的城市。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它永远聚敛着才气,又赚足了财气……缘何?或许,本项研究能为此提供某种可以解释的答案。  本论文运用深度访谈法考察了“觉新族”、“幸运儿”和“开拓者”三类若干新上海人真实的成人生活世界:首先,呈现出他们在家庭、职场和社会所构架的三维立体的成人生活世界的学习文化。  主要有: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学习价值观(重商)、市场化的学习心态(开放求新)、西学为用的学习诉求(享受西方物质文明之生活实利、崇尚西方格致之学之谋生实利)和自我导向的学习心理(自主学习)。其次,挖掘出海派学习文化的动因。  主要包括:个人的自然因素影响(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特点)、个人的内在需求驱动(如对物质生活的渴求、对生活压力的应对、对自我实现的追求)、非个人的客观因素影响(如家庭成员、同辈群体、大众传媒)、个人生活情境的作用(如“问题”出现、“机会”来临、“经验”聚合),以及文化生活观念的变迁影响(如性别文化重构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的家庭生活观念变迁、经济和教育全球化背景下的组织文化观念变迁、学习化和数字化的社会生存方式变革)。  再次,反思海派学习文化的形成。主要包括:呼唤性别平等、呼唤开放意识、倡导社会公平、倡导自主创新,以及构建民主的家庭养育环境与和谐的社会支持系统。最后,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建议。主要包括:新上海人要积极关注自我认知、成人教育工作者要应答新上海人的学习需求、成人学习支持者(包括家庭及其成员、学校及其传道者、企业及其管理者、权力机构及其政策制定者等)要重构积极的上海文化。
其他文献
要提高教育科学的“自我意识”,加强教育学的反思性建设,对教育概论的发展研究是此类元教育学问题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教育学史的基本问题之一。教育概论在我国发轫于20世纪2
成立于1956年的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一直致力于推广美国棉花、棉籽及相关产品,并提高其出口量。凭借自身的丰富经验及优势,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开拓,协会与纺织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合作,为世界各地的采购商、供应商和零售商提供建立贸易关系、及时发布信息、商标挂牌许可等优质服务。  《圣经》有言:“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2015年3月20日恰逢国际幸福日,美国国际棉花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中国面临着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中心”的挑战,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只有把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