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文后习题编制问题研究——以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onysos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进行,语文教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课文后习题的设计却改变不大。教育研究者对课文后习题的编制缺少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而事实上,教科书上的课文后习题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针对课文后习题的编制问题研究应是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   本文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为研究对象,系统整体地探讨高中《语文》课文后习题的编制问题。全文一共四章。   论文首先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语文》课文后习题编制的基础性问题如概念界定、功能等进行了介绍,通过对历程的梳理以及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研究发现课文后习题存在的问题,从而得出高中《语文》课文后习题的编制要注重读写听说结合、注重课内与课外联系以及加强学法指导等重要启示。   接着,论文从教师、学生和语文教学三个层面对课文后习题编制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课文后习题编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以及与时俱进、过程指导、系统综合等进一步原则。   然后,论文分析了高中《语文》课文后习题编制应达成的目标,并从理念、形式和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习题编制的规范要求。理念规范上要求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立足现实,关注生活;读写听说结合,关注实用。形式上要注意语言、题型、题量和配置的规范。内容规范上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文本为依托、与生活相联系、与其他学科相关联。   最后,论文总结前文的观点,依据一定的编制策略进行示例,体现了课文后习题编制要按照目标、依据文本给学生形成读写听说语文言语实践能力提供一个平台。
其他文献
学位
期刊
话语心理学是在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种新的心理学取向。话语心理学解构现代心理学的语言研究,同时批判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思维。它将话语作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