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浙江省发达工业型村域为例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004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域工业的发展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坚实后盾,在全球资源紧缺与环境问题凸显和中国经济社会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背景下,传统村域工业发展方式直接影响全国发展的可持续性,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转型的关键期,寻求村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尤为重要。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当前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三农”问题研究的新视点。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既没有现成的模式,也没有明确的理论解析,其研究既是“三农”问题的一个新的观察视角,也是一种理论挑战。 在时空特征和内外环境都有变化的新经济社会,经典可持续发展理论更多的只能作为一种纯粹的理论范式或者一种指导思想,因为特定区域、特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其自身特有的逻辑。 本文认为,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应该从村域这一特殊区域和工业这一特定产业的角度进行考察,从村域整体可持续、工业布局、产值比重和企业发展四个层面进行评判:村域具有非完整地域性、弱村域自然资源性、强地方社会特性和强对外依存性等特点。据此,本文构建了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并根据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差别性的原则,选择综合集成赋权法设定具体指标权重,运用综合分值来评定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状态。 最后,在浙江村域工业整体发展历程描述和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必然性与可能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集体企业发展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和特色产业集聚型三类典型村域工业发展历程的考察及1980-2005年期间各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定、分析与讨论,形成了浙江发达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以下基本认识:一是村域工业是特定区域与特定产业的结合;二是村域工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三是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三大系统的共同作用;四是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是多样的;五是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已经初露端倪;六是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并针对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改革建议:一是改革创新,建立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体制;二是多重推进,培育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主体;三是整体统筹,探索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四是突出重点,加快低层次村域工业的转移或升级;五是政府转型,有序主导和推进村域工业可持续发展。
其他文献
医疗保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障群众健康,稳定社会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作用,历来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尤其是农村医疗保险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仍然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难题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步发展,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发展环境下,2002年10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就提出了农村卫生工作的目标,并且《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服务市场的不断开放,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FDI)在全球FDI中比重和地位不断提高,服务业已成为外商直接投资最重要的领域。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中
名词性从句和定语从句是高中阶段语法的重点和难点,很多学生对这两种句型无法正确区分,结果导致解题困难。笔者认为学生只要对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