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0年《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出版以来,人们普遍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实质是通过一类事物来理解另一类事物,隐喻发生的机制是基于相似性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而这种相似性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身体经验中获得的,离不开认知主体所处的特定社会文化制约。因而“隐喻映射有些是普遍存在并具有普世性的,有些则是特定文化所独有的。”水是自然界重要组成元素,也是人们生存、生活所不可或缺的资源。基于水的特殊地位,人们对水有着丰富的认知积累,并且产生了大量的水隐喻表达。本文正是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应用概念隐喻理论对汉英两种语言中以“水”为始源域的常规隐喻进行对比研究。本文旨在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汉英水隐喻中存在哪些相似的隐喻认知,其认知途径如何?2)汉英水隐喻中是否也存在相异的隐喻认知,其认知途径如何?3)汉英水隐喻认知有哪些共性特征,汉英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在汉英水隐喻认知差异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为此,本文首先收集并归纳了汉英两种语言中存在的主要的水隐喻表达。语料来源主要为权威词典和三个语料库:北京大学的现代汉语语料库CCL,现代英语隐喻语料库METALUDE以及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在对大量语料归类、对比、分析之后,本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水隐喻映射目标域主要涉及十一个语义域,二十六项具体隐喻。其中汉英共有十九项隐喻映射,汉语中独有“水隐喻人民”、“水隐喻正面能量”等五项隐喻映射,英语中独有“水隐喻基督精神”、“水隐喻无用、不重要”两项隐喻映射。汉英水隐喻认知具有体验性、生成性、系统性、辩证性等共性特征;汉英两个民族特有的地理环境、民族心理、社会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是其隐喻认知差异性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