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粘接系统对牙体粘接界面渗漏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yong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比较树脂-牙体硬组织粘接界面微渗漏和纳米渗漏的形态,评价三种不同粘接系统对树脂充填体周围渗漏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选择80颗因正畸需要而新鲜拔除的、未经治疗或其他处理的、健康的年轻人恒前磨牙。在近远中邻面釉牙骨质冠方1mm处牙颈部预备4mm×4mm×2mm大小的邻牙合洞形,随机均分为C0,C1,NT0,NT1,XⅢ0,XⅢ1,XⅤ0和XⅤ1等8组。C0和C1组粘接面不涂粘接剂,NT0和NT1组、XⅢ0和XⅢ1组、XⅤ0和XⅤ1组分别用第5代粘接系统Prime Bond NT、第6代粘接系统XenoⅢ和第7代粘接系统XenoⅤ常规处理粘接界面,采用Ceram·X复合树脂进行光固化充填修复。将C0,NT0,XⅢ0和XⅤ0等4组浸于37℃蒸馏水中24h,C1,NT1,XⅢ1和XⅤ1等4组分别冷热循环5000次。上述处理后,充填体边缘1mm外的牙体组织涂两层指甲油,自凝塑胶封闭根尖孔。将所有试件浸泡于37℃、500g/L氨化硝酸银溶液(pH=9.5)中24h,蒸馏水充分冲洗10sec,再浸泡于显影液中8h(同时荧光灯照射),取出试件流水冲洗20s并吹干。自颊舌方向于试验区域连续切取2~4片,宽约2mm,沿与粘接界面垂直的方向用不同粒度的油磨石由粗到细依次打磨,用17%EDTA溶液冲洗试件,并予以超声冲洗。对试件进行常规真空干燥、喷金,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以二次电子模式观察剖面充填体粘接界面的微渗漏和纳米渗漏情况。研究结果:1.未进行冷热循环各组中,Prime Bond NT组渗漏程度最低,与XenoⅢ和XenoⅤ组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进行冷热循环各组中,采用Prime Bond NT、XenoⅢ和XenoⅤ三种粘接系统的充填体边缘渗漏程度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3.NT0和NT1、XⅢ0和XⅢ1、XⅤ0和XⅤ1两两比较,其渗漏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1.三种粘结系统相比较,全酸蚀粘接系统Prime Bond NT充填体边缘的微渗漏程度相对较低,而自酸蚀粘接系统XenoⅢ和XenoⅤ充填体边缘渗漏程度相对较高。2.全酸蚀粘接系统Prime Bond NT和自酸蚀粘接系统XenoⅢ、XenoⅤ粘接界面均可能发生纳米渗漏。3.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粘接界面银染色是行之有效的纳米渗漏的检测方法。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宽容”的解释是: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宽容,如流水般的温柔,它似一泓清泉,既能濡润学生心灵的沟坎,也能使教师自己更具美丽内涵。劳碌一天,南窗望月,反思往事,回味无穷。  记得有一天上英语课,学生们都在积极读英语卡片上的单词,而有个男生则一直坐在一旁发呆,我轻轻走到他旁边停了一下,希望能引起他的注意,让他集中精神,认真读单词,但他瞄了一下卡片马上又走神了
“四两拨千斤”是一武术技法术语,大意是指拳法中以柔克刚、以巧胜拙、用意不用力的各种击法。这一方法可以运用到班主任工作之中。    一、一个电话转变一个学生    按老师们通常的说法,刘俊杰是一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学生,作业常常不交,卫生值日马马虎虎,三天两头迟到,隔三差五上课违犯纪律。他成了任课教师和班主任那儿的常客。一天课外活动打乒乓球时,因为排在其他同学后面,他竟然把球桌掀翻了,将球桌的一
目的:  运用CBCT检查及三维重建技术研究正常人群上颌窦底的前界、后界、前后径和颊腭径、形态类型、骨分隔特点等,为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时进行牙种植手术的风险评估、术式
1954年出生,安徽蚌埠人。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2年入黄胄人物画研究班学习。现为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