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承担着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职责,而校企合作是一种结合了学校和企业资源优势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实践证明,校企合作不仅需要职业院校、企业的广泛参与,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是企业和职业院校之间连接的桥梁,是校企双方利益冲突最佳的协调者和统筹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这种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推动技术创新、缓解就业难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成绩斐然,但受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等因素的制约,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重大政策的出台,今后如何优化政府职能,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发展水平,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要做。加强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政府作用的研究,是推动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它不仅可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产教融合发展,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而且可以发挥推动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提升、促进地方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就业难等重要作用,因而,做好此项工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以Y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政府作用为研究对象,研究地方政府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有效推进校企合作。本文依据政府职能理论、服务型政府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系统论等相关理论,充分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梳理了Y市政府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研究Y市政府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积极借鉴国内外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先进经验,提出了改进Y市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政府作用发挥的对策建议。按照这个思路,分别从校企合作发展意向、对政府的期望、对政府发挥作用的评价、对校企合作重要性、校企合作满意度等方面,开展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对Y市政府推进校企合作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Y市政府在推进校企合作方面还存在政策引导性不强、公共服务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健全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包括政府自身、政府作用发挥的环境因素等多个方面,但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推动不力是其主要原因。由于存在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刻、校企合作法制建设滞后、政府职能作用发挥不够充分、质量管理和绩效管理还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当前校企合作还处于低层次的发展阶段。针对研究出的问题和原因,本文积极借鉴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政府推进校企合作的先进经验,积极借鉴宁波市、苏州市、无锡市等地方政府推进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的成功做法,在此基础上,将校企合作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新型国家等战略结合起来,提高站位看校企合作,跳出职业教育看校企合作,认识到职业院校校企合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在校企合作这个系统中具有不同的职能,承担不同的职责,其中,政府具有特殊的地位,其作用不可替代。为此,本文提出了今后政府要进一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政策供给力度、加强服务与组织协调功能、完善监督与评价制度、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今后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校企合作不仅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而且具有长期性,它涉及到政府、企业、学校等多个方面,但由于受研究资料、时间、样本的限制,本文仅对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中的政府作用发挥这个主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对策的深度还有所欠缺。对此,下一步将紧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如何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管理机构的作用,加强对校企合作的协调与指导;第二,政府如何通过制度设置,充分调动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第三,政府如何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对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估,建立校企合作的奖励与处罚机制;第四,如何使职业院校校企合作真正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运行轨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