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在我国两千多年前,染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随着染织技术的发展于多样性染色工艺的追求,即有了各类扎染的出现。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扎染现如今已发展成一门独特的染色技术,这项技术在民间也一直不间断的被传承。扎染的基本工艺技法简单易于掌握,尤其流行于民间的“鱼子缬”“方盛”“醉眼缬”等,只要遵循在布匹上的布局结构,就能染出美丽的纹样。再就是扎染的工具简便,可一人独立操作,只需要一针一线即可。而传统的扎染颜料“靛蓝”也易于种植,发酵处理方便。染色既可以到民间染坊,亦可各自染出。扎染艺术能产生强烈的韵味,尤其在染色过程中,追求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出自大理白族的周城村,选取的各种参考纹样有近期几十年内周城村所流行的扎染纹样。也有参考当地自古流传下来的扎染图谱纹样,具体时间已无从考证。课题的第一部分介绍了扎染在我国的历史以及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分布,同时也说明了本课题的要点与目的。在课题第二部分,通过对各类文献的参考与网络资源的收集来了解白族扎染纹样的针法说明,当地扎染生活用品的种类以及当地各类纹样的特征与种类。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其扎染工艺的流程与现在扎染工艺的异同,同时说明了各类纹样的效果与扎法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讲到了白族扎染纹样的视觉效果的表现。第四部分针对扎染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在多领域的表现方式与表现手法,研究民间扎染纹样与现代各类设计元素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