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高危因素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hush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新生儿科从2008年1月—2009年12月于NICU治疗的胎龄≤32周的极低出生体重儿196例的临床资料。有机械通气治疗史的61例,其中有21例诊断为BPD(BPD组),余40例为(非BPD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研究。结果BPD组患儿的胎龄及出生体重均较非BPD组低,有胎膜早破史及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产后感染、应用静脉营养时间长,合并动脉导管未闭(PDA)者BPD组较对照组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窒息史,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应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在呼气末正压(PEEP),平均气道压力(MAP)两个呼吸机参数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吸气峰压(PIP),机械通气最高氧浓度,机械通气时间及总吸氧时间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RDS、生后感染、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最高氧浓度为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降低机械通气最高氧浓度是预防BPD发生的重要措施,预防RDS的发生和控制肺部反复感染是预防BPD的关键。
其他文献
目的寻找尿道下裂遗传易感性的基因,特别是FGFR2基因的多态性与尿道下裂发病的相关性,探讨FGF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位点rs2981582与尿道下裂的关系。方法收集2007年至2009年在
目的:探索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  方法:系统分析9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电生理检查和影像学表现等临床特征,并结合文献
[研究背景] 脑卒中(stroke),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CVA),是指急性起病、迅速出现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88%脑卒中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