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现代创作的女性视角组合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bixian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世纪20年代登上文坛的作家中,丁玲无疑是一位大家。现代文学中,跨“五四”、30年代和40年代,并在这三个时期都有杰出成就的作家并不多,而丁玲则是其中的一个。她几十年的创作,女主人公身份、道路、思想感情发生很大变化,如不细究,很难想象她们是出自同一作者之手。女作家的她很大程度是从女性角度,观察研究中国现代社会与历史,并且主要表现的是女性的经历,展现了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的中国女性。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创作中女性视角进行论述: (1)都会女性视角。20年代后期,《莎菲女士的日记》、《庆云里中的一间小房里》等作品,描写了半殖民地都会女性的孤独与苦闷,展示了都市女性的真实状态,塑造了女性的历史存在。 (2)革命女性视角。分析丁玲30年代初期视角的转向,都会自由女性个性视角退缩,但知识自我与女性个性这些主要视角仍然存在,同时扩大了大众与革命视角,明确了革命女性视角。 (3)解放区女性视角。分析丁玲延安时期创作中女性处境。落后的小生产习气仍在乡村、革命队伍中作祟,封建的女性观还在残害着解放区女性。 (4)丁玲创作个性分析。丁玲创作不断有所变化,但主要是从女性视角入手,不断探索女性命运,塑造出了众多孤独叛逆的坚强女性。她始终坚持文化批判,对环境中的封建保守意识和小生产习气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其他文献
《茶馆》是老舍一生中最优秀的戏剧创作,它图卷式的戏剧结构、生动精炼的人物语言、鲜活的人物形象塑造以及具有多重内涵的主题意蕴,构成了《茶馆》独特的艺术魅力。  文学
靳以(1909-1959),中国现代作家、编辑家.在三十年的文学生涯中,靳以有四十多部小说、散文集遗世,并曾主编和参与编辑过十种以上的大型文学期刊及文艺副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张承志是当代一位很具个性的作家,民间文学对张承志的思想性格以及艺术创作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已经浸入到张承志艺术生命的血液里,或隐或显地表现在他的小说中
《故事新编》取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在对“故”事的“新”编中,鲁迅对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集中关注,揭开了人在生存中的种种无奈、绝望与孤独,并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
明清之际诗学上承明代,下启清代.几乎明、清两代诗学所有重要的概念、话题都在此重演或预演过.但重演并不等于就没有价值,因为哪怕是细微的差别也在丰富着诗学体系.又因为明
文学承载媒介的变化影响着诗歌的表达与内质,诗歌文本必然显现着它的历史生产方式的印记,因此网络这种全新媒体的出现会对诗歌创作产生更为深刻的影响。 网络媒介具有不同于
针对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组的低电压穿越,要对其进行有效控制,提升其运行的水平,避免出现各种问题,才能够提升发电机组的运行质量.本文重点论述了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
中国家族文化一直被人们视为封建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处于被批判被贬抑的地位,与当时家族小说创作主流相比,林语堂的家族小说表现出独异的景观.从对家族文化优质部分的重新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