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关联现状与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jdkaj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渝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左右,有望成为我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而一个地区的产业又是代表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其发展水平不仅影响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还将影响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也代表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但是由于行政区划、地理位置及历史等原因,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合理之处,成渝两地产业重复现象严重,产业调整没有发挥到最大程度,因而难以发挥经济区的规模优势。所以,如何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与区域产业合作,进而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加快把其打造为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统筹西部地区区域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实证性和规范性分析,同时借助国内其他三大经济区的成功经验,并在一定的理论和事实基础上对成渝经济区发展为更成熟更有效的区域经济联合体提出建议,描述了成渝经济区现有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关联以及其存在的客观问题,同时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进行成渝经济区产业分工与合作的数据研究,在定量基础上得到成渝两地之间的产业结构模式与产业关联强度,从而在理论上与实证上为成渝经济区产业协调发展及主导产业的选择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提出了成渝经济区应该建立统一的区域管理机构及市场流通体系,推动优势企业跨地区联合与重组,推进产业集聚与整合等建议。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的建立和完善,我国进出口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愈加激烈。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的爆发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激烈的市场
信用贷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投放渠道,也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但在带来收入的同时,也让商业银行时刻面临不同程度的信用风险。如何有效进行风险的规避和管控是商业银行进行信贷管理的核心,而有效进行信贷风险规避和管控的前提和关键是进行信贷风险的科学评估。授信对象不同,资产结构与运营方式不同,在微观层面给银行带来信贷风险的具体原因也就存在明显区别。在信贷管理过程中,信贷风险的评估是最基础、最首要的环节
学位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对外经济往来在逐年增加,随着国际收支项目下资本账户可兑换项目的逐步开放,以及意愿结售汇实行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往来空前扩大,与国际间的经济往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