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阐释“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其主要内容,并试图探索出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适合在我国高校运用并推广的人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使学生追求自身完善,获得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而不只是被灌输的客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要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要创造条件去发展人。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发掘创造潜能,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和独立人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直面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必须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一切为了大学生、为了一切大学生、为了大学生的一切,从他们的实际需要出发,正视他们的道德冲突,解决他们价值困惑,帮助他们辨别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应从传授和灌输现成结论转移到让学生掌握批判的武器,提高他们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学会面对人生,创造生活,全面发展。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围绕“是什么”(What)的问题,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着重阐述“以人为本”理念的产生和发展等历史沿革、“以人为本”理念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的相关研究,以及界定相关概念的内涵;第二部分围绕“为什么”(Why)的问题展开讨论,着重分析在新形势下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必然性和迫切性,系统阐述当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要求,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奠定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重点围绕“怎么办”(How)的问题,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出发点、原则、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手段、保障等方面系统阐述“以人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模式,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