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跨国投资与贸易壁垒的持续下降,世界经济越来越呈现出区域化发展的态势,以企业的网络组织为特征之一的地方企业集群正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企业集群由于地理的临近性、高度的专业化分工、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创新网络、交易成本的降低、知识和基础的溢出等竞争优势得到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能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合作是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中重要的因素之一。然而任何契约不可能是完全的,总会给机会主义行为留下可乘之机。由于交易成员的有限理性、对纯粹自我利益的过重考虑和对他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担心,中小企业集群成员之间发生交易行为时,可能产生诸如拖欠货款、提供低于合同规定质量的产品、拖延交货时间等背离供应链上下游契约关系宗旨的机会主义交易行为,通过侵占交易伙伴的利益来获取自己的短期利益,最后导致交易出现不稳定、直至合同终止交易失败。交易的机会主义行为会破坏集群中的合作。因此,为了发挥集群效应,促进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及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中小企业集群整体层面的角度,对其内部机会主义交易行为进行治理,通过机制的设计来事前约束和事后裁定集群成员的交易行为,避免交易机会主义行为损坏双方利益,导致集群内成员的合作乃至集群竞争优势遭到破坏。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需要解决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过程中三个方面的关键性问题:基于集群竞争优势的培育,从集群宏观发展层面上考虑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的动因是什么?结合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的特征,其治理机制的选择有哪些?各种交易行为治理的机制是怎样的?本论文的研究就是围绕着分析和解决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中的这三个问题展开的。
本论文共分八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结构和内容、研究目标和方法以及创新,并阐述论文的总体结构框架。
第二章: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相关研究理论基础。本章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和归纳,包括企业集群理论、治理理论、交易费用和交易行为治理理论、企业集群治理研究等。在评述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前人研究的空白和不足,明确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三章: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的动因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中的成员都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单个成员的治理能力和动力不足。只有站在集群整体利益上研究集群交易行为治理才有意义。本章分别从与提升集群竞争优势相关的、目前中小企业集群面临的集群发展的三个问题:培育集群品牌、规避集群风险、促进集群升级的角度来分析交易行为治理的动因,并分别给出各个动因和交易行为治理的关系,并从宏微观角度将集群交易行为治理动因总结为集群发展观、集群发展危机观、生命周期观和企业战略发展观。
第四章: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机制的选择。中小企业集群属于网络组织,本章首先分析了网络组织治理机制的选择,分析了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机制的选择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的特点,考虑到治理成本和治理失灵,得到其治理机制的特点;接着根据集群内成员是否参与交易,将治理机制划分为自组织治理机制和第三方治理机制,并阐述这两者的关系。本章是后面两章具体机制的研究的铺垫。
第五章: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自组织治理机制研究。将社会资本和嵌入性结构引入治理理论而提出了自组织治理。本文根据自组织治理的定义,结合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特点,认为自组织治理机制是集群中发生交易的成员充当治理者而实施的治理,并提取出符合自组织治理理论和集群交易行为特点的治理机制组成,包括:基于集群剩余的自我约束治理机制、信任治理机制、集群文化治理机制、集体惩罚治理机制以及声誉治理机制。分析了每种机制组成对于中小企业集群中交易的机会主义行为的约束和治理作用过程和原理,并总结了自组织治理机制各组成间的关系。
第六章: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第三方治理机制研究。认为第三方治理是集群内中立于交易的成员对交易行为的治理。首先阐述治理中的第三方是政府、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认为第三方通过契约、信息传播、技术质量检测和认证、交易评估以及行业协调等途径完成治理。接着利用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构造交易行为治理过程中两个群体博弈的支付矩阵,得出中小企业集群系统演化为合作行为时的条件,认为第三方治理的存在将促进中小企业集群演化为合作的概率增加。最后提出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的政策模型,并分析天津王庆坨自行车集群的行业协会第三方治理的现状。
第七章:安徽凤阳县玻璃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机制。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相结合,作者对安徽风阳县玻璃企业集群的形成因为、交易行为治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该集群交易行为治理主要有自组织治理机制和第三方治理机制,提出凤阳玻璃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机制方面的不足之处及因为。得到结论:自组织治理机制中的基于集群剩余的自我约束机制具有明显作用,但是其他自组织治理机制都有一定的限制;第三方治理机制中行业协会和政府的作用开始发挥作用,但是范围和程度有限。
第八章:总结和展望。对本文的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并提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相关领域。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
1、综合应用了企业集群理论、交易及交易费用理论和治理理论,结合中小企业集群中交易行为的具体实践,对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的治理机制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经过对大量中外文文献的阅读,作者发现对于企业集群治理的系统研究很少,大多数是分散的研究,泛泛而谈,尤其根据集群分类,针对中小企业集群治理的专门的研究较少。然而中小企业集群治理包括交易行为治理、不正当竞争行为治理、全球价值链治理、创新网络治理等内容,本文仅仅选取了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的治理进行研究。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的机制问题,在企业集群及其治理研究方面进行了一些前人没有完成的探索和尝试。
2、从集群整体发展的宏观角度研究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的治理动因。
以往的关于集群治理的研究都没有谈到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的动因,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解,认为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治理的动因是为了提升集群竞争力,并从三个角度:集群品牌培育、集群风险规避、集群升级来研究。此外,以往对于集群品牌的研究都是定性描述,本文在治理动因章节中用博弈论分析了集群的品牌风险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3、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自组织治理机制的研究。
建立在新制度经济学对治理机制的研究,提取出其中符合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的特质,并予以拓展和应用。根据治理主体是否是参与交易的集群成员,创新性地将这些机制划分为自组织治理机制(治理主体是集群内发生交易行为的成员)和第三方治理机制(集群内中立于交易的成员)。根据治理理论中提出的自组织治理的阐述和定义,结合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的特点,总结归纳出5个自组织治理机制组成。
4、用演化博弈理论的分析框架和思路对第三方治理机制进行定量研究。
以往对于第三方治理机制的研究多数是定性描述的,本文将演化博弈理论的分析框架和思路用于研究交易行为治理中第三方治理机制的作用。结合中小企业集群交易行为特点,构造交易行为治理过程中两个群体博弈的支付矩阵,得到复制动态方程,分析第三方治理的存在与否对于集群成员交易行为方式的演化均衡的影响,为政府和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治理机制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