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精神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文精神的最基本的含义是对人的价值、人生意义和人类命运的关注,人文精神是一种对全面发展的人格的塑造和肯定。人的意义、人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都关乎到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不仅是一种态度,一种心境,更是一种生命的承诺。大力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是新世纪面临的新课题。课程与教学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它们构成了学校教育的主体。体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是“人”的体育,在对人的培养上,它的作用是任何学科都无法相比的。体育自诞生之日起,就和人文精神密不可分,它所弘扬和表达的本应该是生而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健康、强壮、豁达、平等、自由、善良、竞争和爱等等[1]。沿着这一命题,审视我国学校的体育课,会惊讶的发现,其人文性是何等的苍白与贫乏。本应是充满欢声笑语的体育课堂,我们看到的却是死一样的寂静。学生在体育教师的强迫下从事本来应是他们最喜欢、最富有激情和挑战性的活动。从孩子们带有几分痛苦的表情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一种无言的震颤。这种人文精神的失落,必然会导致体育教育走向陨落[2]。生命构成了世界存在的基础。两千多年以前,古希腊的哲人罗·泰戈尔曾经说过一句至理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把人的发展作为核心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未来也将是一个充满“人性”的社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反思体育课程的人文精神问题,似乎显得极有价值和意义。笔者通过学习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相关理论,参阅了大量的关于在学科课程与教学中体现对学生人性关怀的文章,结合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对体育课程与教学所提出的要求,引发了对于人性化和人文精神的思考,最后确立了体育课程的人文精神研究这一研究方向。本文以文献资料法和逻辑论证法,以现有研究成果为根基,论证了体育课程中的人文精神内涵,针对我国体育课程中人文精神缺失的现象,分析原因,重构体育课程的人文精神。本论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在论文的引言中,介绍了对体育课程人文精神研究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并阐述了国内外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以及体育课程的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进行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基础。第二部分疏理了几个概念:课程、体育课程、人文精神、体育课程的人文精神的内涵以及人文精神在体育课程中的作用。第三部分论述了现代体育课程中人文精神的缺失以及原因分析。第四部分重构现代体育课程的人文精神。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等各个方面出发,重构体育课程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