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咸水暂养法对罗非鱼和草鱼肉质和风味的影响研究

来源 :上海水产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ke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通过对罗非鱼和草鱼在半咸水(盐度在0.5-16‰之间的水体)暂养前后及不同暂养条件下肉的质地和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分析,探寻养殖条件的变化对罗非鱼和草鱼肉质地和挥发性风味产生的影响,从而为确立改善淡水鱼风味的养殖条件提供一定的基础数据。 以在盐度为0(对照组)、5.0‰、10.0‰、15.0‰和20.0‰的半咸水中分别暂养15天和30天的罗非鱼为研究对象,探寻暂养盐度和时间对其质地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色差仪分析鱼肉颜色的结果显示,虽然仪器能检验出样品的白色度有差别,但是人的肉眼却不能完全分辨清楚,所以,颜色变化不作为今后的研究内容。质地测定仪结果显示,暂养鱼肉的最大剪切力呈先降低再升高的趋势,暂养30天后的鱼肉样品的最大剪切力(Fmax)值明显高于15天的样品。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仪(SPME/GC-MS)分离鉴定鱼肉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显示,在罗非鱼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中,主要是一些羰基化合物、醇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同时还检测到淡水鱼中很少见的三甲胺。对风味有重要贡献的挥发性羰基类和醇类化合物的含量比较高,在所有样品中均超过30%。暂养30天样品中的三甲胺明显高于暂养15天的样品。本试验还检测出相对百分含量比较低的含硫化合物,但对罗非鱼挥发性风味的形成不可或缺。 探寻半咸水暂养对不同鱼种的影响,分别以在盐度为0(对照组)、7.5‰、10.0‰和12.5‰的半咸水中暂养30天的罗非鱼和在盐度为0(对照组)、5.0‰、7.5‰和10.0‰的半咸水中暂养30天的草鱼为研究对象。 罗非鱼肉质地多面分析(TPA)结果显示,暂养罗非鱼肉的咀嚼性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呈上升的趋势,表明盐度越高,罗非鱼肉的咀嚼性越好。SPME/GC-MS分析罗非鱼肉气味成分结果显示,其挥发性风味成分主要是一些羰基化合物、醇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挥发性羰基类和醇类化合物以盐度10.0‰最低,而含氮化合物却以盐度10.0‰最高,尤其是三甲胺的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含硫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也较高。感官评定结果显示,经过暂养的罗非鱼肉的质地和挥发性风味是有显著性差别的,以盐度最高的12.5‰的咀嚼性最好,盐度10.0‰的挥发性风味最好,样品鱼肉的综合口感则以盐度10.0‰最佳。 草鱼肉的TPA结果显示,暂养草鱼鱼肉的咀嚼性随着暂养盐度的升高而呈上升的趋势,表明盐度越高,草鱼肉的咀嚼性越好。SPME/GC-MS分析草鱼鱼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结果显示,在草鱼鱼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中,主要成分仍旧是一些羰基化合物、醇类及芳香族化合物等,但是没有检测到三甲胺。挥发性羰基类和醇类化合物的含量也比较高,都超过了30%,其中含量最高的为盐度7.5‰的样品,最低的为盐度5.0‰。感官评定结果显示,经过暂养的罗非鱼肉的质地和挥发性风味是有显著性差别的,以盐度5.0‰的咀嚼性最好,以盐度10.0‰的挥发性风味最好,样品鱼肉的综合口感则以盐度10.0‰最佳。 综上,通过半咸水暂养罗非鱼和草鱼,对其鱼肉的质地和挥发性风味成分都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暂养盐度越高,鱼肉的咀嚼性越好;经半咸水暂养后的鱼肉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均要比没有暂养的要好。本试验所选的罗非鱼和草鱼,均以在盐度10.0‰的半咸水中暂养30天后,质地和挥发性风味最佳。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并比较2016年浙江省温岭地区EV71型轻、重症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毒分离株VP1和VP4区基因特征及进化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分离鉴定
燃气轮机作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动力系统的关键设备,以合成气为燃料。目前合成气燃烧室的燃烧不稳定阻碍着超低NOx燃烧技术应用于IGCC,这直接影响了IGCC性能的提高。由于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落叶松单宁属于缩合单宁,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抗癌、抗心血管疾病、抗菌、抗炎、抗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落叶松单宁聚合度不同组分的活性不同,其中儿茶素类单体已被证明是具有较高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的成分。缩合单宁的组成单元间通常是以C-C键相连,不易被酸、碱、酶及微生物所降解,因此目前有关缩合单宁生物降解的研究尚不多见。论文以落叶松树皮及其栲胶为原料,筛选出了可降解落叶松单宁为儿茶素的理想菌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探讨腹内压监测用于危重症患者空肠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宁波市中医院收治的需实施空肠营养的危重症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3
随着水电开发的不断发展,对水轮机技术的研究一直在不断更新,从过去传统的技术手段到现在利用计算机软件完成从设计、模拟、优化整个过程,大大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效率。但是,在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