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经由满洲里、二连浩特的这两条连接中蒙俄三国的大通道已初具规模,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分工调整、区域增长格局发生转变,增长极从南到北、由东至西不断拓展,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西部地区的战略地位越来越重要。再加上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大背景,中国西部地区更加需要一条贯穿南北,沟通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轴线。这是继我国东部贯穿南北的京广深轴线、京沪港轴线之后,贯穿中西部的一条基本的国家级轴线,具有全局性意义。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是对于中蒙俄经济走廊的补充,本文从以下4个部分研究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的构建:(1)归纳总结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基于运输通道的概念对国际通道做出定义并对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的内涵进行初步界定。在此基础上借鉴国际通道相关基础理论对国际通道的形成机理和时空特性进行系统性分析。(2)从中蒙俄经贸合作现状、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现状进行定性和初步定量分析,探讨了中蒙俄经济走廊存在的不足,为后文奠定基础。(3)借助区位熵理论分析中国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的产业空间分布特征来研究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各区域间现有产业联系以及未来发展潜力;利用贸易潜力模型对中国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间的贸易潜力进行测算,研究西部贸易通道构建的贸易基础,进一步明确西部地区与蒙俄间有构建通道的需求基础。(4)分析中蒙俄经济走廊西部贸易通道构建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通道的具体建设构想,包括路径规划及政策性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