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826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是一类上部为砌体结构,底部为框架-抗震墙结构的混合结构样式。这类结构上部砌体抗侧移刚度大且自重也大,下部框架-抗震墙结构抗侧移刚度较小且自重也小。这种结构大多呈现出一种“低柔上刚”、“头重脚轻”的结构特性。这种弱底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往往表现较差。从历次的地震统计分析中看出,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是一类极易受到地震损坏的结构。因此,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由于近年来我国地震发生频繁,我们国家对某些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做出了相应提高,那么原有的某些底部框架结构将不在符合设计规范。因此,对原有结构物的抗震性能和加固方法的研究显得十分迫切。本文借助于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对结构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具体开展的工作如下:(1)梳理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对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地震破坏的成因和灾害特征。(2)根据实际工程,建立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有限元三维模型。分别改变底部框架梁和框架柱截面,研究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框架梁柱截面变化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3)建立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结构有限元三维模型。通过改变过渡层楼板的厚度,研究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过渡层楼板厚度的变化对结构抗震的影响规律。(4)针对某已有的底部框架砌体结构房屋,具体采用三种加固方式。通过三种不同加固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其在多遇地震作用下不同加固方法对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从而为底部框架砌体结构的抗震加固给出建议。
其他文献
钛及其合金作为耐蚀和生物相容材料在医用方面已久负盛名.早在七十年代,前苏联就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直到目前,钛在该领域应用的研究兴趣仍在不断地增长.世界钛会上以及在非航
为了掌握熔盐在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运行规律,将一种熔点86℃、上限工作温度550℃的低熔点熔盐Hts用于所搭建槽式太阳能聚光集热试验台的传热工质,测得稳定、可靠的熔盐流量,得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顾万清,刘永雄1963年美国海军武器研究所Buehler[1]报道了镍钛(NiTi)合金具有明显的形状记忆效应,从而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兴趣。对NiTi合金记忆效应的本质和应用的
水运工程中灌注桩是最常用的桩基型式之一,设计时不仅要计算桩基承载力,还要对桩身强度进行计算。本文根据《水运工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JTS151-2011)对钻孔灌注桩桩身强
大量研究表明,选择性的将氟原子引入生物活性分子的特定位置会使得其药理学性质(pharmacological properties)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成为设计新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工具。
二十一世纪,个人信息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对个人信息的非法收集与利用,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法律问题,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围绕个人信息所产生的
对我国临床护士人性照护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了解目前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为加强临床护士的人性照护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徽州古村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及历史遗存的载体,也是当地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艺术成就的历史见证。然而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造成村落发
近年来,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宽频率、高吸收、低密度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合成,由纳米尺度的粒子组成的单分散的空心多孔球状结构,因为团聚少、比表面积大,所以在光催化、药物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