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的审美之维及其价值构建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ammi6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美的问题的探讨是一个令人愉悦、兴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指向,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较大难度的研究课题。对微电影的美的研究也如是。自2010年第一部微电影《一触即发》问世以来,微电影的创作便以喷薄的态势强劲发展,被学界评议,成为影像丛林的一支“新秀”。反观当下的微电影,也呈现出良莠不齐的创作情状。对其研究还不尽人意,尤其从美学视域,对其审美特性、审美价值等方面的论说还不够完备。美在关系中生成。微电影美的呈现是影片艺术价值得以彰显的显性标志,也是审美主体加以审美体验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对微电影的美的相关问题加以深度研究,不仅能对欣赏主体的审美体验、趣味、理想等加以正确引导,还能对微电影美的实践探索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正文第一章主要对微电影的美进行本体意义上的追问和诠释。提出微电影的美是在“微共同体”合力之下的感性显现,趋异于单一个体化力量的审美创造。微电影的这种影像叠化的美,不论生产、传播还是接受、消费,都体现了一种审美自由和情境自由。方寸之间的视听美、故事讲述的简约美和细微美、形神兼备的演技美等,是微电影的美的主要存在形态。第二章主要对微电影美的价值进行剖析。在美学价值方面,微电影以近景加特写的构图方式、光影的组合比照、不完整的声响节奏等美学特征宣告着自身作为审美形式家族“新秀”的新晋身份。同时,微电影以光影缤纷间的瞬时之魅趋异于传统电影的美学价值。在传播学方面,微电影以其审美形态,丰富了传统的传播介质,使传播话语实践得以扩容。其商业价值主要体现为审美诉求与内在的商业利益的合谋、一些视频网站经济效益的飙升等。第三章主要围绕文化创意、影音技术、美和技术与人之间关系的优化等方面对微电影美的创造进行探讨。人性的温度、情感的热度、理性的深度,流行的元素、经典的意象、精品的制作,都是当下微电影在思想内容、叙事维度等需要着力挖掘的方面。作为与技术相伴而生的一种艺术样式,微电影制作应充分掌握当下的多媒体技术,将影音之美同科技之力加以缝合,促其由功能层向形式层转化。同时,微电影因受制于播映时间、片长等要求,制作者应时刻恪守图像经济学意识,方寸间看世界,短瞬中悟人生。微电影是一种“参与的美学”。为提升微电影创制者与观赏者的审美素养,微电影美育的推动和普及成为当下所需关注的问题之一。微电影跨越传统电影“围栏”的阻隔,有助于我们思考和重识美学研究的边界问题。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动态规划求解多阶段物流网络设计方法,提出了基本物流网络模型和基本决策问题,并利用运输规划和组合遗传算法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运输规划求解小规模问题具有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推进,跨国公司的发展呈现出一些业务新趋势,这对跨国财务管理形成了一系列的挑战。本文认为跨国财务管理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跨国公司的跨
<正>长明的灯火,醇雅的书香。近日,一家24小时营业的书店引起了广泛关注。它为喜爱夜读的读者提供书籍,为离家的务工者与拾荒者提供歇脚之处,从不打烊。一盏柔和的明灯,一本
济南动物园亚洲象“亚昆”由于鼻部猛烈撞击硬物,致使远端鼻管神经及软组织损伤并肌肉萎缩,经过长时间合理用药,现已治愈。关于亚洲象鼻部神经损伤并肌肉萎缩在国内鲜有报导,在此
目前,中国经济区划已脱离了经济区划的初衷,东中西部已成为一个经济发展水平的代名词,已不能因地制宜地指导地区经济发展,有必要重新界定我国经济区划。
为了更好的对移动僵尸病毒传播方式及命令与控制网络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SMS-HTTP的移动僵尸网络模型。该文利用多差树结构和混合P2P结构建立高效的命令与控制网络,给出移
为完善军事工程设施体系,国家和军队在财力偏紧的情况下,安排了大量经费用于军队工程项目建设,而军队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基本以工程项目设计、施工阶段为重点,以造价文件的编制
企业集团的基本特征使得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控制方面呈现了主体的多重性,关系的复杂性,目标的多层性等一系列的特点。本文在研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控制模式的理论基础上,设计
聚全氟乙丙烯(FEP)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防腐性能和阻燃性能,可作为填料或成膜物质应用于高性能氟涂料。主要介绍了FEP在疏液涂层、新能源阻隔涂层以及医用特种涂层等领域的
在归纳重要题型的同时基于教材习题进行丰富变式,是设计"微专题"复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微专题""多元最值问题的研究"的设计中,基于思维模型提炼,设计三组典型的多元最值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