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太尼的合成工艺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9776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芬太尼的合成工艺,全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芬太尼简介和芬太尼合成的研究进展综述;第二章,芬太尼的合成工艺研究;第三章,芬太尼合成前体衍生物N-苯乙基-4-哌啶酮衍生物的合成研究。第一章简述了芬太尼的基本信息、历史起源以及药理作用。根据采用起始原料的不同,介绍了芬太尼的现有合成路线,并对各合成路线进行优劣分析。第二章主要进行芬太尼的合成工艺改进研究。设计了一条以价廉易得的4-哌啶酮盐酸盐一水合物为起始原料,经N-烷基化反应、还原胺化、N-酰基化反应合成芬太尼的工艺路线,并逐步进行了条件优化。N-烷基化反应主要考察了缚酸剂、催化剂、反应溶剂、温度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反应收率从文献的报道的88%提高到95%。还原胺化反应主要考察了还原剂、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最终选择由廉价的锌粉替代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N-酰基化反应主要考察了缚酸剂种类、酰化剂投料量等因素对反应收率的影响,在保持收率95%的基础上,反应时间由2 h缩短至0.5 h。改进后的芬太尼的合成工艺总收率达到78.5%,工艺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而且具有后处理简单,环境友好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第三章主要论述了芬太尼合成前体衍生物N-取代4-哌啶酮的合成研究。基于合成产物N-苯乙基-4-哌啶酮中已经优化的反应条件,本文合成了一系列的N-取代4-哌啶酮类化合物,建立了一条合成N-取代4-哌啶酮类化合物普遍适用的合成路线。
其他文献
洛阳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四千年建城史的古都,有着浓厚的本土文化底蕴,为笔者的选题提供了丰富的积淀。因此,乡土史的运用拥有巨大优势。新课程改革从2000年开始,在不断的
目的:为了满足高海拔潜水实验过程中对各项生理数据采集的要求,对高低压两用舱的穿舱线进行技术改造。方法:对实验所需的3条穿舱线分别使用2种方法进行改造,一种方法是对仪器随
纳米银因其具有很好的抗菌杀菌作用而被广泛用于医疗领域。目前,许多研究提示纳米银对多种细胞或组织或器官具有明显的毒性,对某些细胞显示具有遗传毒性倾向。然而,缺乏对纳
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逐渐成熟,使用机器人喷涂,不仅能够避免喷涂对工作人员的伤害,提升喷涂的效率,并且喷涂厚薄均匀,而不会像人工喷涂一样不均匀。现代喷涂行业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人进行喷涂,但大多数被国外企业垄断,喷涂机器人的技术上无法与国外竞争,因此就需要一种能够较好复现喷涂轨迹的自主研发喷涂机器人。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思路包括:针对具体实验工件及喷涂需求,完成五轴喷涂机器人机械构造设计,利用Solid
目的观察湿疹清方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配合皮肤常规护理,治疗组加用湿疹清方,对照组加用糖皮质激素
当今,小巧便携的移动互联网设备作为各类服务的入口,已经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移动互联网在这个时代的迅速发展,使得大众开始以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交方式。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超声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