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有周期性、总量性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那么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阶段,"简政减税"作为新一届政府大力推行的改革将如何解决"服务业滞后发展"这一我国最主要的供给侧结构问题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基于现有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税负、管制影响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提出四个基本假说:假说1:税负、管制会抑制服务业的发展;假说2:税负在经济发展水平的作用下会对服务业发展产生异质性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税负对服务业发展的负效应逐步减小,而管制对服务业发展的抑制效应愈加凸显;假说3:税负、管制在经济周期的作用下会对服务业发展产生异质性的影响。税负在经济衰退期的负效应更大,管制在经济繁荣期将对服务业发展产生抑制效应,而在经济衰退期产生促进效应;假说4:不同服务业行业中,税负、管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可能有所差异。其次,本文选取2004-2013年中国31个省份的省级面板数据,分别利用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验证了假说1。同时本文又利用交互项回归、门限回归、分组回归等方法,探究了税负、管制对服务业发展影响的基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周期、行业差异的非线性特征,检验了假说2、假说3和假说4。实证结果表明,税负、管制会对服务业发展会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但这种作用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周期、不同行业中的表现都有差异。具体来说,相较于欠发达经济体,在发达经济体中税负对服务业发展的负效应较小,而管制对服务业发展的负效应要更加明显。在经济衰退阶段,税负将会对服务业发展产生更为严重的负向影响,管制将对服务业的发展表现为促进效应。在经济繁荣期,管制则表现为抑制效应。且由于行业差异,在不同行业中,税负、管制对其发展的影响亦有所不同。上述结论的启示是,当前推进的供给侧改革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行业特征,制定差异化的"简政减税"政策,全面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