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石油城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变迁研究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iqinghua5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 年 4—10 月,在与新疆畜牧厅、新疆林科院的合作和配合下,首次对克拉玛依市所属的克拉玛依市区、白碱滩区、乌尔禾乡、小拐乡、独山子区啮齿动物群落做了详细的研究。位于准噶尔盆地西缘的克拉玛依(84.44’~86.1’E、44.7’~46.8’N)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个大油田。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垦、经营,由原来的砾石荒漠戈壁变为交通便利、楼宇林立的现代化城市。环境的巨大变化,啮齿动物群落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我们根据不同环境特征、人类干扰强度和干扰时间等因素,确定影响鼠类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素。在野外,采用样方面积铗子法,即在 100m×100 m 面积内置铗 100 只, 铗距 5m,铗线距 20 m,连续置铗 24h,晚下晨收。鼠铗为 2 号标准板铗,诱饵为花生米、黄萝卜和自制面包。在居民区及宾馆等人工环境按房屋布铗,采用样地面积铗子法,在离墙边 50cm 的地方置铗,每6m2 面积置铗一只。在克拉玛依市所属的五个区设定典型样地 70块,面积 36 公顷,布铗 3616 只,捕鼠 298 只。所有的标本均进行常规生物学测量。根据各样地优势植物种类分布和环境变化的特点,把所选定的典型样地合并为 13 个样地组。本文的研究对其鼠类种类组成,鼠类群落构成和特征,鼠类群落相似性、种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生态环境、人类干扰强度、干扰时间长短等对鼠类群落的影响,鼠类群落的空间格局等都做了较详细的调查与分析。在内陆干旱荒漠区应用环境变迁与人类干扰程度的方法探索鼠类群落的变化,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1<WP=5>结果如下: (1)捕获鼠类分属 3 科 10 种。家鼠科(Rattus):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小家鼠(Mus musculus);仓鼠科(Cricetidae):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 、红尾沙鼠(Meriones erythrourus)、柽柳沙鼠(Meriones tamariscinus)、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灰仓鼠(Cticetulus migratorius)、根田鼠(Microtus oeconomus);跳鼠科(Dipodidae):西伯利亚五趾跳鼠(Allactaga sibirica)、小五趾跳鼠(Allactaga elate)。 (2)经 SPSS11.0 多元分析软件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0.970 时,该地区的鼠类可划分为 5 种鼠类群落:① 以西伯利亚五趾跳鼠为主的砾石荒漠鼠类群落。群落植被稀少,植物覆盖度低于 20%; ②以子午沙鼠 + 大沙鼠 + 红尾沙鼠为主的红柳—梭梭荒漠鼠类群落。由于近年来的保护,红柳和梭梭生长旺盛,植物覆盖度达 80%; ③以红尾沙鼠 + 柽柳沙鼠为主的农田—荒漠—弃耕地鼠类群落; ④ 以根田鼠 + 小家鼠 + 灰仓鼠 + 红尾沙鼠为主的农田人工林鼠类群落,开垦的农田和林地为鼠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⑤ 以褐家鼠 + 小家鼠 + 灰仓鼠为主的城市人工景观鼠类群落。群落环境以旧民房、居民区、宾馆为主。 (3)人类活动的干扰所引起的环境变化是造成鼠类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以砾石戈壁为主的原始景观中,鼠类群落以跳鼠、大沙鼠、子午沙鼠、红尾沙鼠、柽柳沙鼠等荒漠鼠类为主;在农田、人工林地等人类活动地区,这些荒漠鼠类逐渐退出,被喜潮湿环境的根田鼠、灰仓鼠和小家鼠所代替。而在现代化的城市景观中,以没有了跳鼠和沙鼠的种类,出现了以褐家鼠、小家鼠为主要成分的城市鼠类群落的新格局。 2<WP=6>(4)人类干扰程度直接影响到鼠类群落结构变化。低强度的人类活动干扰,在时间周期上,2-3 年只见到外来物种入侵的迹象,原有种群变化不大;5 年以上原有物种开始减少,外来物种明显增加;10 年以上时间鼠类群落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即原有物种明显减少,外来物种占据主导地位。(5)高强度的人类干扰活动是鼠类群落发生演替的主导原因。我们在不同人类干扰程度的地段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强度干扰下,即使只有 1—2 年,当地鼠类群落结构产生明显变化,鼠类的演替现象发生的很明显;在低干扰强度下,即使是 10—20 年,鼠类群落结构并也未产生明显变化,与干扰前的鼠类结构组成基本保持一致。本文结果已对当地有关部门开发建设项目的制定、规划及鼠害防灭等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当前,它在指导当地近 100 万亩的人工林地和农田规划与建设等方面已有显著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五位一体"的全面振兴,而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最关键的部分,为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色农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竞争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辽宁特色农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找出辽宁当前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研究提出了解决思路,以期能够更有实效地推进辽宁特色农业发展,进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降低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和减少蔬菜重金属含量的效果,为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安全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施用有机肥和化肥及其与碳酸钙石粉配施对镉(Cd)和铜(Cu)污染酸性土壤的pH值和重金属有效态含量动态变化以及结球生菜生长及其可食用部位Cd和Cu含量的影响。【结果】施用有机肥和碳酸钙石粉能提高土壤pH值,施用化肥会降低土壤pH值;与对照相比,单施有机
为探索不同施肥处理,即化肥减量20%~60%并配施有机肥对橄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梅埔2号”橄榄为试材,设置对照(不施肥)、单施化肥(常规施肥)3.00 kg、单施有机肥30 kg、80%化肥+有机肥、60%化肥+有机肥、40%化肥+有机肥共6个处理,测定采收期优质果率,产量以及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多酚、可溶性总糖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肥)相比,各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单果质
据有关报告显示,中国烘焙食品行业的市场规模上千亿,以该市场头部企业数十亿的年销售额计,行业集中度极低,市场格局较为分散。随着新消费时代来临,烘焙细分市场出现许多新兴品牌,主打低糖少油、走健康食品路线的新中式烘焙产品也成为投资分析的重点板块。与此同时,以奈雪の茶、楽楽茶等为主的新式茶饮品牌推出烘焙产品增加品牌竞争力。在这种激烈的品牌竞争下,诞生三十年的烘焙品牌好利来历经设立内部加盟制、连锁店更名、与
在确定维生素A需要量时,常因所采用的指标不同而所得的结果差别很大。有人认为血液中维生素A的含量是一个较好的指标。但也有人认为它并不经常反映机体的维生素A营养状况。考虑到在评定人体维生素A营养状况时只有血中维生素A的含量是一个比较切实可行的指标,因此本试验用大白鼠做试验,饲以不同剂量的维生素A,观察其生长、血及肝中维生素A含量以及各有关组织的病理变化,藉以了解
期刊
近年来,以钙钛矿结构氧化物为代表的巨磁电阻材料,由于它们所表现出来的超大磁电阻效应(Colossal Magnetoresistance)在提高磁存储密度及磁敏感探测元件上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因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同时,这类材料还表现出诸如磁场或光诱导的绝缘体-金属转变,电荷有序、轨道有序、以及相分离等十分丰富的物理内容,涉及到凝聚态物理的许多基本问题,一旦解决了这些问题的微观物理机制,必将
优化茶园养分管理效率是提高茶叶产量、品质的重要手段。为明确优化追肥养分配方对提升茶树新梢品质的效果,设置了4个养分处理:不施肥对照(CK);农民习惯施肥(T1);优化专用配方追肥(T2,N∶P∶K∶Mg比例为32∶4∶4∶1);添加硝化抑制的专用配方肥(T3)。在盆栽和田间试验条件下测定了茶树生长量、新梢品质、养分吸收总量、肥料利用率和土壤肥力对养分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与不施用追肥相比,各施肥处
课程是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因素,它能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效率。课程体系和课程设置能否紧跟时代、国家、社会、学生的需求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能力及水平。为提高整体的课程体系质量,国家对课程体系、内容、设置等方面都做出详细的要求和规定。随着师范类专业认证开始实施以来,各师范类院校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改革。高校课程设置也因此显现出一些问题亟需解决,例如培养目标专业理念较为
干旱区干旱少雨,土壤盐渍化极为普遍,从而影响了干旱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影响区域性的农牧业发展。研究自然生长于盐土上植物的有关生繁特性,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扩展植被、进而防治土地盐渍化,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拟通过对生长于盐渍化土地上的四种常见盐生植物:盐爪爪、盐节木、亚麻叶碱蓬和密枝猪毛菜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的研究,查明盐生植物适应盐渍化土壤的机制,为在盐渍化土地上恢复、重建和扩展植被,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