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108例临床分析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chenweihong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提高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危险因素和临床诊断、治疗的认识,从而提高疗效,减少病残率,改善生活质量。方法通过对我院近两年来108例经客观检查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作出总结。结果108例DVT患者中,年龄构成以40岁以上患者为主,占73.15%(79/108),其中40-50年龄组占比例最大,为26.85%(29/108);有96.30%的DVT患者存在危险因素,常见者为年龄≥40岁(73.15%),手术(33.33%),吸烟(15.74%),高血压(14.81%),糖尿病(12.04%),恶性肿瘤(12.04%),骨折(12.04%),感染性疾病(10.19%),动脉及心脏疾病(9.26%)和下肢静脉曲张(8.33%)等(图1)。并且随年龄的增长,患者危险因素的数量也增多;DVT最常见的症状为患肢肿胀,占98.15%(106例),其次为下肢疼痛,占77.78%(84例),肌张力增高75.00%(81例),活动受限53.70%(58例),同时具有疼痛、肿胀、肌张力增高三联征者58.33%(63例);DVT累及部位以左下肢静脉较右下肢多见(4.37:1),类型以混合型居多,血栓累及静脉节段以小腿静脉丛最多见,占59.76%。治疗以抗凝、溶栓为主:普通肝素9例(8.33%),低分子肝素98例(90.74%),尿激酶81例(75.00%)。全组治疗结果显示:显效86例(79.63%),有效22例(20.37%),无效0例。结论遗传因素、获得性危险因素等多种原因可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这种可能性随年龄递增。血栓形成部位存在一定规律,DVT临床症状体征不足以明确诊断,科学的诊断方法为根据临床模型评估、D-二聚体的检测以及静脉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的流水线式的推导诊断,酌情选择适当的诊断步骤可迅速明确诊断,提高疗效,减少费用。溶栓、抗凝治疗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低分子肝素的出现使抗凝治疗更安全、有效;口服抗凝药的剂量、疗程应个体化。静脉取栓术、腔静脉滤网置入术有严格指征,仅适用于极少数病人。
其他文献
价值观就是个体的思想、看法以及观点和观念的集合,是指导和影响个体行为的标准和准则,是人们评价是非、优劣、善恶等的标准。个体的价值观取向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以
近年来,我国的地铁、过江隧道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而在开发地下空间的过程中,需要设计基坑围护施工方案。基坑工程的施工会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考虑到我国土地辽阔,地大物博,存
胆固醇是人体必须的营养成分,但胆固醇过量所引发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研究表明,人类膳食中的胆固醇含量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呈正相关性。因此,寻求降低食品中的胆固
水资源短缺是目前全球性的焦点问题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干旱频繁发生,全球性缺水问题日趋尖锐,干旱对作物生产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干旱缺水已经成为世界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问
HD公司是一家中小型的广告公司。在经过几年的发展后企业面临新的发展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的停滞和净利润水平的不理想。随着广告行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大型的跨国广告公司
为提高高铁LTE网络的切换成功率,改善用户感知,分析高铁信号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移动方向的铁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long term evolution for ra
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普外科最常开展的手术之一,在提出无张力修补概念之前,腹股沟疝修补的术式变化并不大。开放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式的选择目前还存在争议,目前发表的随机对照试
急性颈髓损伤(acute cervical spinal cord injury,ACSCI)后并发症较多且较为严重,其中低钠血症是ACSCI的常见并发症[1]。随着ACSCI病例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病例数也成逐年上
城市化进程加剧,过度开发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同时,水循环系统也发生了改变。采用PCSWMM模型来模拟天津大学新校区在2003—2012年间连续十年的降雨数据,分析讨论传统雨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