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晋南方言指山西西南部的方言,主要包括临汾市和运城市所辖各县市的方言。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的划分,晋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永和、隰县、汾西、大宁、蒲县、安泽除外)。晋南方言处于山西晋语与关中方言的中间区域,因而词汇具有晋语和中原官话交汇区域的过渡性、渐变性特征。本文以晋南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共时描写、统计分析、历时比较、文献考证、地理语言学等方法对晋南方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晋南方言指山西西南部的方言,主要包括临汾市和运城市所辖各县市的方言。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2012)的划分,晋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永和、隰县、汾西、大宁、蒲县、安泽除外)。晋南方言处于山西晋语与关中方言的中间区域,因而词汇具有晋语和中原官话交汇区域的过渡性、渐变性特征。本文以晋南方言词汇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采用共时描写、统计分析、历时比较、文献考证、地理语言学等方法对晋南方言词汇进行描述与阐释,希望能够反映晋南方言词汇的基本面貌和整体特征。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简述晋南及其方言概貌,分别介绍山西晋南的历史沿革、自然地理、方言特点及研究现状,并对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价值、语料来源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第二章从内部比较的角度对山西晋南方言词汇进行横向分析。首先描写晋南方言词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文章以晋南方言23个调查点的1537个词语为对象,分别统计一致性词语与差异性词语的数量与百分比,根据相应数据得出两点结论:一是晋南方言词汇内部一致性较高。二是晋南方言词汇差异性是其复杂性的表现。再从几种构词现象和差异类型两个方面进一步分析晋南方言词汇的一致性与差异性。最后结合语言内外两个角度,分别从语音变异、语言认知、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等方面探寻晋南方言词汇差异的因素。第三章从外部比较的角度对山西晋南方言词汇进行横向分析。首先将晋南方言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分别从音节数量、构词方式、语素顺序、词义比较等方面阐释二者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了解晋南方言词汇的个性特征。接着将晋南方言与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分别以太原方言、西安方言作为晋语、关中方言的代表点,分析三者之间在词汇方面的异同,从而观察晋南方言与周边方言的亲疏关系。第四章对晋南方言词汇作历时考察,包括两部分:晋南方言词汇的历史层次与古语词。同一词目在不同方言之间会形成各种说法的并存与叠置,这是不同时期汉语词汇的继承与创新,属于不同的历史层次。结合底层词和上层词概念,根据土俗性、普遍性、古老性原则,对晋南方言10组词语作历史层次的判断分析。根据文献典籍资料,对晋南方言古语词进行考释,每个词条包括注音、释义、文献例证、用法举例,并探讨词义的发展演变,从而反映晋南方言词汇的存古性。第五章研究晋南方言人物词与动物词。通过对晋南方言人物词、动物词的结构与命名特点的分析,探究其命名依据,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形象生动性,以及所折射出的当地民众的认知心理、情感态度和当地的社会历史文化特点。第六章探讨晋南方言多功能词语的语义演变。借助语义演变模型,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晋南方言10个多功能词语的语义发展进行研究,探索语义引申的过程与规律,揭示语义之间的关联性,并对其功能转变的机制进行分析。第七章运用地理语言学方法分析晋南方言词汇的分布格局。选取18个词条绘制方言地图,将其在23个方言点的地理分布呈现出来,并将不同说法与周边方言进行比较,展示词语的地理分布类型、扩散路线等,从词汇方面考察方言之间的亲疏关系,反映晋南方言的过渡性与渐变性。从历史行政区划、水陆交通、语言接触等方面,分析影响晋南方言词汇地理分布格局的因素。
其他文献
目前,黑龙江省农村电商交易规模增长迅速,交易渠道日益多元化,本土品牌培育力度也不断加大,但农产品电商上下行发展不均衡、品牌效应不强、配套的服务和物流体系不完善、农村电商人才匮乏等因素阻碍了农产品上行的发展。为此,黑龙江省应结合自身的特点,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完善县乡村三级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优化农产品上行的物流配送体系,不断深化本土农产品品牌培育,形成品牌规模效应,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
本文主要从基础设施、物流体系、信息化技术、物流专业人才四个方面分析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广西农村电商物流配送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信息化建设、增设农村配送服务网点、优化物流配送体系及培养专业农村物流人才等具体建议。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RRT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免疫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55%,29/31)高于对照组(72.41%,2
提出基于多特征融合的异质信息搜索推荐算法。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提取异质信息特征,选取多视图机模型;利用协同注意力机制学习融合多特征异质信息的局部信息,通过softmax函数归一化处理融合得到信息的重要性向量;利用全部局部信息整合最终节点,获取分值函数;利用用户与商品间相应元路径交互获取多标签分类的全局信息推荐优化目标函数,结合分值函数与全局信息推荐优化目标函数实现异质信息的搜索推荐。算法测试结果表明,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科学技术也不断创新,推动了计算机行业的进步。目前,计算机成为未来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国家对其也加大了重视程度。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有许多来自中职院校,属于技术类人员。因此,中职教师也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保证计算机人才符合社会需求。阐述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过去的劳动教育,有着浓浓的农耕文明的特点,以吃苦耐劳为目标,简单的体力劳动就成为了劳动教育最重要的实现形式。《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服务型劳动教育"三个方面对育人价值进行定位,明确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黄岩区是浙江台州市所辖三个区之一,位于浙江黄金海岸线中部,全区总面积988平方公里,人口66余万。黄岩素有"黄岩熟,台州足"的誉称。农业以种植水稻、柑橘为主,特产黄岩蜜橘驰名中外,为世界柑橘始祖之一,具有2300余年的悠久历史,在唐代便被列为贡品,现有180多个品种品系,有"中国蜜橘之乡"美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奠基石。其中,义务教育更是一国教育体系的基础。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在“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下促进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至本世纪初,政府逐渐将均衡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近年来,如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的,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与之相对的,公众对义务教育发展的需求转化为“公平而有质量”的优质教育
城市地区的地表温度比农村或者郊区的温度高的现象被定义为地表城市热岛(Urban heat islands,UHIs),是由城市化引起的最重要的城市环境问题之一。城市群作为新的城市形态,具有空间组织结构紧密、经济联系密切等特征。如何理解城市群发展模式下热岛效应及其影响机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了解不同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热岛差异,厘清热岛强度的影响机制随空间尺度发生变化的规律性是城市群热岛研究的
人口和家庭是住房需求的主体,基于人口和家庭的现状、特点和变动趋势把握住房需求的发展方向,对于促进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长期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人口老龄化、家庭少子化、婚姻去制度化的人口和家庭变动视角出发,分析住房需求的现状特征和影响因素,构建理论和实证模型,探讨人口和家庭变动对住房需求影响的宏观机制和微观机制,并基于复杂系统进行系统动力学仿真。论文首先基于住房需求的表现方式,识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