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瓜方调控Nampt-NAD~+影响三羧酸循环机制研究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jcrazytb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以健康SD大鼠高糖高脂饲料喂养,通过具有痰瘀同治作用的丹瓜方干预,观察丹瓜方对高糖高脂饮食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并着重探讨丹瓜方是否通过调控Nampt-NAD~+通路进而影响三羧酸循环,为其治疗糖脂代谢异常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SPF级雄性SD大鼠30只,适应性喂养2周后,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空腹血糖<6.1 mmol/L且餐后2 h血糖<7.8 mmol/L为正常标准,剔除自然发病糖耐量异常大鼠6只,按体重分层、血糖随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8只、造模组16只。正常组予以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予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再次按体重分层、血糖随机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8只和丹瓜方组8只。干预12周后取材,检测糖脂代谢基础指标;生化法检测肝组织中三羧酸脱氢过程中间产物ICA、α-KG、OAA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INS、肝组织NAD~+、NADH水平;比色法检测肝组织中ATP含量;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肝组织中Nampt和NADH mRNA表达。结果1、一般情况:干预后,正常组和丹瓜方组大鼠反应灵敏,模型组大鼠反应稍迟钝,模型组和丹瓜方组大鼠毛色稍暗,各组大鼠食欲良好;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瓜方组大鼠体重明显下降(P<0.05);三组大鼠体重较干预前均显著增加(P<0.01)。2、各组AUCG、AUCI、HbA1c比较:干预前,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丹瓜方组AUCG显著升高(P<0.01),且两组间AUCG无差异。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UCG、AUCI、HbA1c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组比较,丹瓜方组AUCG、AUCI明显降低(P<0.05),HbA1c显著降低(P<0.01)。3、各组TC、TG、LDL-C比较: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C、TG明显升高(P<0.05),LDL-C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瓜方组TC明显降低(P<0.05),LDL-C显著降低(P<0.01),TG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各组三羧酸循环过程中间产物比较: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α-KG明显降低(P<0.05),ICA、ATP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瓜方组α-KG、ICA明显升高(P<0.05),ATP显著升高(P<0.01);三组间OA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NAD~+、NADH及NAD~+/NADH值比较: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AD~+显著降低(P<0.01),NADH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NAD~+/NADH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瓜方组NAD~+显著升高(P<0.01),NADH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NAD~+/NADH值显著升高(P<0.01)。6、各组Nampt和NADH mRNA比较:干预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Namp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丹瓜方组Namp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三组间NADH mRNA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丹瓜方可改善高糖高脂饮食大鼠的糖脂代谢;2、丹瓜方能够促进肝组织细胞三羧酸循环;3、丹瓜方可能通过调控Nampt-NAD~+通路,从而影响三羧酸循环。
其他文献
【摘 要】 素质教育是新课改的必然方向。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对初中教学中学生数学素质提高的认识。需要着重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建立,积极引导自主探索和主动意识,努力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并在激发兴趣爱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情感。  【关键词】 提初中数学;素质;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089(2017)16-0-01  初中学习教学不能
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理论知识比较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在学习时,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这不但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实效.而且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思想品德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模式,用来激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生理特性,兴趣是吸引学生精力集中的关键,只有激发学生兴趣才能让学生主动投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应该立足课堂,根据学生特点,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