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大学在学关系演变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hanghuaduzha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在学关系是指始于学校接受学生入学,终于学生毕业离校,涵盖学生及其父母与学校之间的整体法律关系。传统上,我国台湾地区大学与学生的在学关系被归类为特别权力关系。而作为未来社会公民的大学生是属于特别权力关系下的相对义务人,不被允许提起行政救济。然而,伴随1987年7月15日我国台湾地区“戒严令”的解除,其社会进步,经济、文化的发展,依法治校及人权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特别权力关系渐渐失去了其生存的土壤。面对民主精神的深入,学生与学校的纠纷也不断见诸报端各类媒体媒介,但迫于特别权力关系的钳制,受到学校处分的学生,对处分不服时也只能申请校内救济,不得提起行政救济,不符合人权观念。在此背景下,台湾地区不断有学生提请司法解释,要求维护学生权利,破除特别权力关系的压制。最近这些年,司法院大法官依据声请人声请先后做出大法官第382号及684号解释,逐步释放学生权利,突破特别权力关系对大学与学生在学关系的钳制,使大学在学关系由特别权力关系回归到一般权力关系。本文以台湾地区大学在学关系演变历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台湾地区司法院大法官第382及684号解释的分析,将台湾地区大学在学关系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文章在简要介绍司法院大法官解释制度后,对台湾地区特别权力关系阶段大学在学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并透过对法官第382号解释的分析,指出该地区大学在学关系的特别权力关系被撼动的标志是当学生的受教育权受到侵害、学生身份受到影响时可以提起行政救济。而大法官第684号解释的做成,则使得台湾地区大学在学关系完全扬弃特别权力关系的拘束,回归一般权力关系。台湾地区大学在学关系的法治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大学在学关系的演变历程也是其大学生司法救济权不断得到深化的过程,并使大学生的司法救济权得到充分保障,而面对大学学生司法救济权的回归及其可能会对社会、大学、法院等各界带来的冲击,各界也采取相关措施,做好因应之策。
其他文献
本文检验CT系统各项参数的精度和稳定性,建立代数方程模型,运用滤波反投影算法。此外,本文基于原模板出现的弊端,设计新模板,提高了参数的精度和稳定性。最后,本文对模型的应
<正>今年10月是《针刺研究》建刊40周年。40年来,作为以针灸的实验与机制研究为主的专刊,中国唯一集中报道针灸作用机制的刊物,《针刺研究》体现了我国针灸科研40年的发展。2
思想政治教育学在近四十年的发展进程中,其相关理论不断细化和发展。“双主体说”将教育对象的地位提升到与教育者相同的位置,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受教
高等教育结构是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方式及比例关系。影响高等教育结构布局最为直接和强烈的外部因素就是社会经济结构。高等教育结构要为经济服务,实现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表现形式的不断更新,博客作为一种网络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并对其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
《水浒传》问世以后,明清以来的水浒戏便主要根据已经定型的小说敷衍成篇。此外,前代水浒戏的发展成果和民间长期流传、绵延不绝的水浒故事也为之提供了深厚的思想和艺术渊源
世博会3.2平方公里的围栏区里,面积仅15公顷、位于世博园东北角的“城市最佳实践区”(UBPA)受到媒体最大量的关注。不仅因为UBPA最能直接呈现本届世博会“Better City,Better Life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简称高考)既直接影响着中学教育教学的好坏,也直接关系着高等学校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质量。故为了保障高中教育教学的质量,同时选拔优秀的学生进入高校就
时代变迁,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的子群体,有着和其他群体不同的社会角色特征。他们扮演着这样的角色:除了具备青年群体固有的基础性、未来性和破坏性特征外,还拥有知识分子
存储在云端服务器中的敏感数据的保密和安全访问是云存储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针对真实的云存储环境中云服务提供商不可信的情况,采用基于属性的加密算法,提出了一种安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