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气体传感器通过对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响应,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低的成本,但是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的选择性较差,较高的工作温度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消耗,并且极易成为易燃易爆气体的着火点。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室温气敏元件显得尤为重要。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的发现为各类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石墨烯具极高的比表面积和电子迁移率,理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体传感器通过对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响应,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低的成本,但是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的选择性较差,较高的工作温度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消耗,并且极易成为易燃易爆气体的着火点。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室温气敏元件显得尤为重要。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材料的发现为各类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石墨烯具极高的比表面积和电子迁移率,理论上可实现单分子探测,在室温下对多种气体有良好响应,满足传感器在低能耗、更高灵敏度与集成度、更小尺寸及柔性器件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学者们通过理论计算发现与完整晶格相比,具有缺陷的石墨烯对气体分子的吸附能力有明显提升。现有的一些文献显示,通过低能重离子与快重离子的辐照,石墨烯气体传感器的响应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目前相关的报道较少,机理尚不清楚,缺乏辐照条件与气体响应提升之间的相关数据。此外,高电荷态离子是一种独特的低能离子,可产生与快重离子相比拟的辐照缺陷。然而,现阶段缺乏相关的研究。基于以上的研究现状,本工作采用高电荷态离子对石墨烯气体传感器进行了辐照改性研究。利用CVD法制备的石墨烯与叉指电极制备了单层石墨烯气体传感器,利用高电荷态离子(54Xe20+、54Xe17+)对传感器进行辐照,用拉曼光谱仪对辐照前后的石墨烯进行表征。所有的样品均在辐照前后用单浓度循环与多浓度气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1)辐照前石墨烯的拉曼光谱中未观察到D峰,同时G峰与2D峰的峰强比为2:1。光谱图表明证明了在拉曼光谱仪的探测极限下,单层石墨烯中存在完美的晶格。传感器对单浓度循环和多浓度循环NO2均有一定的响应,吸附饱和的现象也没有出现,但是响应值处于较低水平。辐照后石墨烯的拉曼光谱中D峰开始出现。在辐照注量达到1×1013 ions/cm~2时,D峰和G峰的峰强比达到了最高值。D峰和G峰的半高峰宽的上升趋势表明了非晶化的开始。在1×1013 ions/cm~2至1×1014 ions/cm~2的注量下,缺陷由sp~3杂化相关的缺陷类型开始向孔洞类型的缺陷转变。当辐照注量超过1×1015 ions/cm~2时,石墨烯变得完全非晶化。(2)在单浓度循环气体和多浓度循环气体测试中,辐照后气体传感器对气体的响应值变高,高电荷态离子辐照引起的气体响应提升倍数也处于较高水平。1×1014 ions/cm~2辐照注量下的石墨烯气体传感器对1 ppm NO2的响应值为12.17%,提升倍数为27倍;5×1014 ions/cm~2辐照注量下的石墨烯气体传感器对50 ppb NO2的响应值为6.25%,提升倍数为12倍。这些数据优于一些前人的结果。经过对比辐照前后的气体响应,发现辐照引起的气体响应提升是辐照缺陷提供了更多的气体吸附位点。通过探究气体响应提升与辐照注量的关系,发现最适宜的辐照注量范围是1×1013 ions/cm~2到7×1014 ions/cm~2,辐照缺陷引起吸附位点数量增加与电学性能退化是决定最适宜辐照注量的两个关键因素。同时,对于不同浓度的气体,所需的最适宜辐照注量也有所不同。这项工作不仅仅证明了高电荷态离子辐照在改性气体传感器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为提升二维材料气体传感器的响应度和低浓度探测性能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自动化场段是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线路标准配置之一。基于CBTC(通信的列车控制)的性能要求及IEEE Std 1474.1:2004《CBTC的性能和功能要求》所定义的安全制动模型计算得到的列车安全防护距离一般较大,由此导致自动化场段的库线(尤其是双列位停车库线)的设计长度较长,往往受到建设用地的制约。为此,基于能量监控禁止模型安全算法建立了列车自动入库的理论方法。该理论方法可在场段土建条件受限
中国城市社区在向数字化管理方向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社区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不配套;资金短缺、设施落后;人员的整体素质差;服务内容不丰富;宣传力度不够,管理人员和居民的数字化意识不强、参与率不高等问题。该文认为,应作好社区数字化管理的领导、协调和统一规划;加强法制建设;改革用人机制,提高人员素质;尝试市场化运作,拓宽资金来源,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大理论研究和教育宣传的力度,形成数字化的管理理念和生
推进新时代民政法治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要求,是新时代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治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对新时代民政法治体系建设提出了新使命,但民政立法格局不能充分满足改善民生的深层次需求,民政法治体系建设成果未充分转化为法治治理效能。新时代民政法治体系建设,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保障基本民生为政治生命线
分析南宁地铁机电设备运维现状,针对当前传统运维模式下维保效率低下、维保质量完全取决于人员技能水平、设备状态依托人工测量、检修缺乏针对性等弊端,提出适合于南宁地铁机电设备的智能运维体系需求。基于北京地铁通信专业智能运维试点及机电设备在线检测系统、上海地铁车辆专业设备状态数据智能分析平台及供电工务智能运维系统、广州地铁信号系统智能运维试点及车辆专业智能运维系统、东莞地铁设备智能运维系统、成都地铁机电设
全自动运行系统联动是全自动运行线路运行的核心,联动功能设计是决定全自动运行系统是否成功的关键。对全自动运行线路的设计思路和前提条件、核心专业的网络架构及车地无线传输等内容进行了梳理,对关键和典型的联动场景及联动功能进行分析,对全自动运行系统的联动功能设计进行了优化,形成了适用于工程建设的全自动运行系统联动功能设计文件。
为了减少公共资产的流失,从市政道路桥梁施工预算成本管理和环境管理两方面展开研究,探讨如何对道路桥梁施工的预算成本、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明确具体的预算定额标准,指出落实目标责任制和权责分配制、完善责任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从而为市政道路桥梁施工预算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在梳理国内市政道路工程预算管理现行国家及地方政策文件、文献的基础上,阐述市政道路工程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市政道路工程预算管理的作用,研究实现市政道路预算科学管理的具体路径,并基于工程案例剖析利用预算科学管理的具体路径所产生的成效,以期为政府部门和预算管理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和参考。
提出并实行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重要的战略举措。体育不仅关乎国运兴衰,在乡村振兴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田野考察等方法,探讨体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认为,体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文化、社会三个方面,但其价值的发挥目前仍存在诸多困境,如农村体育设施不足、分布不合理;农村“体育+”多种模式实际应用未全面覆盖;人民群众对于民族传统体育产生认知偏差;乡
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经典作品《飞鸟集》有诸多汉语译本,其中以郑振铎译本最为经典,冯唐译本最具特色。本文基于语用顺应理论,探究两个译本在诗学要素处理方面的差异和译者顺应意识突显程度的差异。研究发现:郑振铎顺应意识程度较高,其译本在语义表达、结构转化、意象处理、意境传递等方面的顺应很适切,同时予以相应的语境补缺;而冯唐顺应意识程度较低,个人风格过于突显,未能较好地顺应原作和读者。在诗歌翻译过程中,译者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