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321”健康教育模式(一本疾病健康教育交流手册、两次多媒体视频信息支持、三次面对面情感沟通)对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的影响,为临床护士制定该类患者的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抽取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山东省立医院消化科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的早期胃癌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前48例作为对照组,后48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病房护士提供的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进入“321”健康教育模式管理程序中。采用一般状况调查问卷、疾病不确定感量表、状态焦虑量表、流调用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三个时点(入院当天、术前一日晚、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调查。结果:1.入院时所有研究对象的疾病不确定感平均得分为101.33±6.978,处于中等水平,经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均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降低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术前一天和出院时疾病不确定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入院时两组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中不明确性、复杂性、信息缺乏各纬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上述三个维度得分均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降低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术前一天(t=1.917,p<0.05)和出院时(t=2.769,p<0.05)不明确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前一天和出院时复杂性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在术前一天和出院时信息缺乏纬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疾病不确定感中不可预测性维度三个时间点得分差异、随时间的变化及变化趋势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入院时所有患者的焦虑(60.47±7.324)和抑郁(18.22±4.344)平均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39.91,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经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入院时焦虑和抑郁水平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均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降低趋势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比较实验组患者在术前一天和出院时焦虑和抑郁水平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21”健康教育模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信息需求和情感寄托,能显著降低早期胃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及焦虑抑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