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支球队的崛起与滑落都是有先兆和过程的。2002年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已具备了冲击奖牌的能力,在2003年终于爆发,以全胜的战绩夺得了世界杯冠军。2004年中国女排又夺得了奥运会冠军,但已感觉非常吃力,最终夺冠既有经验和心理因素,也有运气成分。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和200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是近两年中国女排参加的最重要的世界大赛,但中国女排的成绩并不十分理想。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2006年世界女排锦标赛和200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上中国女排与其它参赛队比赛时的进攻和防守技战术运用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与研究,试图找出中国女排参加世界比赛时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之处,通过对这两次大赛数据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队的发球得分率和破攻率整体上比对手好;发球效果一般占的比例最多,比赛双方基本都是在70%以上;发球失误率总的来说比对手低。2.中国队在2006年世锦赛一攻过程中接发球和二传单项技术的发挥并不占优势,而在2007年世界女排大奖赛却好于对手,应该继续保持:在接发球和二传环节前后技术的衔接上中国女排与比赛对手相比处于中等水平。3.中国队输给对手的比赛中,在一攻过程和防反过程扣球这个主要得分手段上处于劣势,不管快攻还是强攻的得分率都低于对手;比赛双方在一攻过程中快攻运用比例最多,强攻次之,后排攻和吊球、处理球最少;而在防反过程中强攻运用比例多于快攻和后排攻运用的比例。4.中国女排在防反过程中拦网的成功率和对手有一定的差距,拦网没有优势;而中国队防守的到位率比对手高,防反系统中二传的到位率在70%左右,和一攻过程相比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