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处于经济全球化发展和社会生活各领域深刻变革的大坏境下,人们思想趋于多元化的程度逐渐加深。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人们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的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作为祖国的高素质人才,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则是承担这份重任的必要条件。然而目前部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缺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已迫在眉睫。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认为社会责任感是个人对社会责任义务的一种感受。在现有的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个案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对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大学生进行责任感现状的研究,包括对社会责任感结构、社会责任感形成过程的分析,为掌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和提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方案打下基础。本文为此编制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问卷》,对内蒙古科技大学四个年级的大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并进行分析统计,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仍存在部分弱化的情况。通过数据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分析其弱化的原因,重点分析大学生个体的心理方面的原因,包括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是否正确、态度是否积极或意志是否坚定,最后在遵循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科学可行的途径与方法。 社会责任感不是生下来就具备的,而是在社会实践和后天的教育中逐渐培养并且提高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是一个由弱到强、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社会责任感教育只有不断探索,勇于实践,不断拓展责任感教育的新途径,不断创新责任感教育的新方法,才能开创责任感教育的新局面,为祖国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