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问题始终是我国重大的政治问题,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形势下,如何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的要求,构建和谐乡村,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本文通过调查走访、理论联系实际,在论述乡村自治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阐释了乡村自治的现实困境,并对其原因进行探讨,然后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参与意识;加强乡村自治的体制机制建设;切实增强乡村自治能力;加强乡村发展,夯实乡村自治根基等现实路径的对策建议。通过对现实的乡村自治进行研究,一方面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乡村的发展变化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为乡村自治的有效改革提供依据;另一方面结合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公民地位的变化,总结出通过政府主导力量和社会力量以及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良性互动的方式来提高乡村自治的水平,进一步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中国乡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在乡村空间与乡村事务上的体现,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伟大探索和实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村民政治素养和能力的提升,乡村自治定会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打奠坚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