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在足球运动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我国尤其如此。足球后备人才是我国足球运动未来的生力军,更是提高我国足球运动水平和整体实力的实践者。纵观世界足球强国,无不在持续地改进培养措施,以保持其雄厚的后备力量。目前,我国尚未根据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成长规律、青少年足球训练规律和竞技水平发展的一般规律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适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竞赛体系。长春作为老工业基地和具有悠久足球传统的重要城市,在我国足球进入职业化以后,也存在着足球后备人才萎缩和质量下降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尚未引起有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的关注。笔者经过查阅文献发现:有关长春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有一些学者对其它地区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一些研究,但由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等方面不同,使得各地区在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策略、方法、手段上存在差异,针对性不是很强。因此,本文在对长春市青少年男子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为长春市足球后备人才队伍的培养建设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对象涵盖了目前长春市所有的u15-u17男子足球运动员,以及青少年足球训练的管理者、教练员及相关人士。具体研究对象为:长春市亚泰足球俱乐部中u15-u17的男子运动员、长春市业余足球俱乐部中的u15-u17男子运动员、长春市足球特色学校高中组的运动员。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专家访问、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比较研究等方法,从长春市青少年男子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入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员的训练系统与教育系统之间存在着矛盾。一方面,部分青少年运动员由于足球训练影响了教育的系统性,致使运动员文化理论知识无法与同龄人同步,未来发展途径单一;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固有体系也打乱了俱乐部训练的系统性,由于时间上的冲突,影响了训练效果。2、青少年教练员的业务素质有待于提高。大多数教练员为经验型教练员,学历与知识层次难以满足当代运动训练科学化的要求。此外,青少年足球教练员的待遇、社会地位较低,影响了教练员的工作热情,难以吸引到高水平的人才加入其中。3、培养单位自身建设不够完善,造血能力不足,没有形成自我生存发展的良性循环。4、长春市足球教练员在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训练安排随意性较大,缺少年度训练计划和周计划等短期的训练计划,致使训练缺乏系统性,不利于系统目标的实现,影响人才培养系统的功效。5、现行竞赛制度的核心往往是向青少年比赛要成绩,使后备人才队伍训练的指导思想、选材、训练及管理都以成绩为中心,大大消弱了训练质量和打好基础的意识,成为导致训练中出现短期行为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