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对定增项目的偏好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842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6年证监会发布《管理办法》以后,定向增发凭借其审批门槛低、发行成本少等优点,很快就成为股权融资的第一选择。根据Wind数据统计结果,我国定向增发市场规模2016年突破1.6万亿元,约为IPO融资的10倍,已经成为A股市场最大的股权融资方式。定向增发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整体上市、并购、控股股东注入资产、引入战略投资者等,对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从国内外的文献中发现,多数学者的研究领域集中在大股东参与定增的财富效应,大股东认购方式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等等;定向增发的折价现象普遍存在于各国的资本市场中,许多学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相关理论也较为丰富;关于公司定向增发目的研究,大多也是集中在是否存在利益协同和利益输送等方面。  但对机构投资者偏好参与什么类型的定增项目,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基本上属于长期投资,因为存在12个月及其以上的锁定期。同时机构投资者利用其自身的信息、资金和人才优势,可以积极参与到定增项目中来,以期未来退出时获得较高的收益率。  然而,现实中定向增发的认购者除机构投资者以外,还有其他很多的参与者,如大股东及其关联方等。那么在中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偏好是什么?即机构投资者除了考虑财务状况、经营绩效等方面,还会考虑偏好哪些类型的定向增发?  本文将以2006-2016年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就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增项目的偏好进行研究。首先根据前面的理论提出四个假设,分别为H1:机构投资者偏好于大股东不参与的定向增发、H2:机构投资者偏好于参与折价率较高的定向增发、H3:机构投资者偏好于以项目融资为目的的定向增发、H4:机构投资者偏好于大股东以现金认购的定向增发。其次,选取样本并建立相应的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可以发现,(1)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增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比例保持大致不变;(2)大股东不参与而机构投资者参与的比例最高;(3)定向增发的折价率大多集中在0%至50%的范围;(4)机构投资者参与以项目融资为目的的定向增发最多。最后,对模型中的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定义。其中,被解释变量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增(prefer),解释变量为大股东参与定增(shareholder)、折价率(discount)、定增目的(target)和大股东认购方式(method)。然后是对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个模型逐一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研究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总结得到以下结论:  (1)机构投资者偏好参与大股东没有参与的定向增发。从总体来看,由于定向增发有一定的锁定期限,排除了机构投资者的投机动机,机构投资者理应关注上市公司的长期价值投资。从模型回归的结果可以分析得出,大股东很有可能对公司的业绩产生不利的影响或者存在掏空行为。所以机构投资者还是更看重项目自身是否在未来拥有持续的增长潜力,而不是大股东对二级市场的操纵或者其他非经营性行为导致的股价上涨。  (2)折价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喜欢参与。无论是信息不对称假说、流动性补偿假说还是监督成本假说,折扣率都体现了其参与定向增发的成本,折扣率越高,其获得股权的成本越低,这样获得的利润也将更高,也就越吸引机构投资者参与进来。因此,理论上折价率越高,机构投资者越愿意参与。但是,在实际的交易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折价率并不是越来越高,而是慢慢的变小。其原因在于高折价率吸引了更多参与者,参与者之间的竞争加剧,收益率自然就会降低,而折价率也是参与者获得收益率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折价率也就随着竞争加剧而降低。  (3)机构投资者偏好参与以项目融资为目的的定向增发。项目融资多是缺乏资金的优质项目,这些优质的项目都是符合市场需求的,因此才会被上市公司看重并建立该项目,所以未来的收益也是十分可观的,对上市公司的业绩有很大的帮助。而其他方式,比如资产注入,大股东很可能会向上市公司注入劣质资产,通过资产评估高估资产,从而获得更多的利益,同时也会对公司的业绩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机构投资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需要花费很多成本来验证信息的准确性。这就使得机构投资者并不太喜欢参与此类的定增项目。  (4)机构投资者偏向参与大股东以现金认购的定向增发。大股东的认购方式可以反映出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未来前景的看法。大股东以现金认购可以表明大股东对此次定增的信心,也非常看好此项目,这对公司未来的业绩有很大的提振作用,所以机构投资者非常热衷于参与此类的定增项目。  本文的贡献在于本文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题,通过实证分析来研究机构投资者偏好定增项目中的哪些类型。对定向增发的各类型做了更详细的分类,获得的更详细的分析结果。比如按大股东是否参与区分为大股东参与和不参与;按大股东的认购方式分为现金认购和资产认购;按增发目的区分为项目融资、资产注入(包括所有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行为,比如资产重组、集团整体上市等等);同时区分折价率的高低。在进行回归分析的时候,又在此基础上继续细分,按企业性质分为国企和民企;按上市板块分为主板和中小板、创业板。细化了定增项目的各类型对机构投资者是否参与定增的影响。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