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区旱地深层硝酸盐累积机理、生物有效性与环境效应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xuedong0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针对黄土区旱地追求作物高产过程中大量施肥或不合理施肥导致农田土壤剖面硝酸盐严重累积的问题,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长期定位试验,探索土壤剖面硝酸盐淋溶累积和不同深度硝酸盐的生物有效性。同时,在黄土高原典型区域,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采集农田、果园等土壤剖面土样,调查和评价硝酸盐的累积现状。通过研究资料分析,得出下列结果:(1)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农田和果园的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数量果园>农田,果园硝态氮的累积层范围较大。调查样本土壤剖面0-300cm硝态氮累积量范围1.0–353mg/kg,平均值27 mg/kg,变异系数2.1。其中农田土壤剖面0-300cm硝态氮累积量范围1.2 -54 mg/kg,平均值8.2 mg/kg,变异系数1.3;果园对应值分别为:范围1.3-353 mg/kg,平均值47 mg/kg,变异系数1.7。不同土地类型硝态氮水平,果园塬地、梯田、川地都存在严重的累积,而且随施肥水平和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农田上,塬地>坝地>川地>梯田。川地、坝地由于地下水位浅,土壤硝态氮累积可能造成地下水的污染。长武在调查区属雨量较高地区,由其调查结果推断,黄土高原旱地硝态氮累积最大深度农田和果园分别为240cm和300cm。(2)长期定位试验表明,黄土旱塬长期不平衡或过量施用氮肥,土壤剖面中硝态氮的深层累积是不可避免的,其累积数量、深度和累积率与氮磷施用量及搭配比例密切相关。试验条件下,硝态氮在土壤深层累积的深度通常在60cm以下,严重时可以超过200cm。因施肥组合方式的不同,0-200cm硝态氮累积率为8.5%-31.0%,其中NPM>N>NP>M。施用磷肥和有机肥有减弱NO3-N向更深层淋溶的作用。在氮磷严重比例失调时,0-400cm硝态氮最大累积率达到44.1%(单施氮180kg/hm2处理)。结果表明,土壤剖面NO3-N的累积量与累积率一般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而且NO3-N累积深度随氮肥用量的递增而加深。在NO3-N严重累积的情况下,配施磷肥可以明显的减少硝态氮的累积数量和累积率,且随磷肥用量的增加而减幅增大。(3)在黄土高原南部塬区同位素示踪表明,氮肥后效明显,5季作物累计利用率仅为44.1% -46.5%,5季作物后土壤残留率为22.4%-28.3%,表明氮肥残留是形成硝态氮累积的主要原因。小麦、玉米地膜栽培对氮肥当季利用率并没有改善作用,但却显著的增加了土壤氮素的残留率。由于土壤残留氮可被后作利用,小麦地膜栽培下氮肥累计利用率(两季小麦)提高16.6%。施用氮肥的大量残留会在降雨作用下通过质流在土壤中逐渐下移,这可能是导致硝态氮在土壤剖面中累积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苗木基地是现代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要载体,它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在促进生态文明、调节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收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胶邦苗木基地的环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通过深化改革,不断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坚决遏
由于社会改革变迁以及其他客观条件,1985年后出生的大学生表现出一些典型的心理行为特征。本文基于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提出高校应采取相应的就业教育对策,使当代大
纾困资金在“下单”标的的选择上应该格外谨慎,只能选择那些质地良好的公司投资,毕竟纾困资金不是扶贫,寻求的是一种纾困资金和被救助企业之间的双赢,纾困资金的目的是要保值增值
报纸
混合式学习在学校教育和E-Learning中被广泛应用,它将是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文中在分析混合学习的概念和优势的基础上,通过设置教学案例、调查问卷、书写心得和在线
土地作为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稀缺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关键性作用。伴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各项建设所需土地与保障人口物质需求的土地之
论文详细考证了宋金时期的各种伎艺,将其分为乐舞、说唱、泛戏剧和百戏四个大类,并一一梳理其与元杂剧的关系和对元杂剧产生的影响。论文属于中国戏曲史的研究范畴,拓展并深
中国是人口大国,却不是人力资源强国。要把人口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必须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占劳动年龄人口30%左右的农民工是中国最具开发潜力的人力资源群体之一
医学图像是医学影像的分析基础,而分割问题是研究的关键步骤。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智能优化算法应用到医学图像分割中,其中群智能优化算法是当今热门的研
当前初中数学题量大,学生学习负担重,教师必须充分备好课,认真梳理题型、才能更有效地讲好题目,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规律与技巧,提高学习数学的有效性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