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选择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作为研究对象,所得出的结论是:在风景画中营造"意境",这里的"意境"主要指历来的中国山水画所表现出来的"意境".首先以对中国山水画和西方风景画的异同分类的比较作为基础和前提.作者认为,首先两者都体现了人类对自然共同的爱恋之情,都从自然出发,在艺术地"复制"自然的道路上经历了从重内容到重形式的发展过程.这是他们的相似之处,但他们的差异也是明显的,这些差异表现在如下几方面,第一,两者不同的历史地位,一个是中国画的代表形式,一个则经历了漫长的独立过程,第二,不同的探索途径,一个靠内求,一个靠外求,第三,不同的表现主旨,一个以气韵为中心,一个以光色为中心.其次,在近百年的交流中,许多中西艺术家通过对彼此艺术的对照和比较,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吸收对方艺术的营养以丰富本民族的创造,即证实了相互交融的可能性,又预示了广阔的前景.作者认为在风景画中引入"意境"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油画民族化的体现,其二,探索风景画的新图式,其三,积极的审美意义.最后,论述在风景画中营造"意境"的途径,先论述"意境"的来源,接着论述"意境"的实现,一,步骤-意在笔先,二,方法-形与神,似与不似的辨证统一,三,载体-"笔墨",四,理想的题材—山川、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