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三板市场的定位是“中国的纳斯达克”,对于建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也为有效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因此,如何提高我国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效果便成为了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和多层次资本市场中场外交易市场建设的必要性,概况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其次,对中小企业划分标准进行了总结,然后从融资模式以及绩效评价方法两个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归纳。接着对新三板市场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将其市场特点、融资流程、市场分析情况逐一展开。第三,将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这些挂牌企业在新三板市场的融资效果。在对以往研究模型的改进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多元回归模型ROE=β0 +β1 (PER) +β2(SIZE)+β3(DAR)+β4(EPS)+β5(PRICE)+β6(P_P),检验转让股份比例(PER)作为自变量,总资产对数(SIZE)、资产负债率(DAR)、每股收益(EPS)、成交价格(PRICE)作为控制变量,定向增资(P—P)作为分类变量对因变量企业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影响。通过对输出结果的分析,得到中小企业进入新三板市场进行挂牌融资对企业的经营绩效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企业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也未能获得投资者对企业价值认同度的提高。因此,新三板市场挂牌企业今后在资金使用效率和融资互动效果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这一结论。接着,提出新三板市场融资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三条建议,主要从挂牌企业信息披露、个人投资者准入门槛和双向转板机制三个角度。最后部分,总结前文研究的结果,再次强调新三板市场对于建设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非凡的意义,指出本文研究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对今后的研究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在借鉴前人研究模型的基础上,对多元回归模型进行了创新,使得变量选取更加科学,研究结论更为准确。